结缘《山居》,因于大约两年前天涯社区一次随心浏览,很偶然的点进“【天涯杂谈】说说性能量的另一个出口——山居性纪——性是种子,禅是花开”这么一个有些扯人眼球之嫌的帖子。
网上逛四五年、过了那段新奇热乎劲儿之后,以哲性的眼光审视完林林总总、斑驳杂乱的东西,没发现多少实在由心的所在,除了工作与例常浏览之外,也就不怎么去寻觅什么而徒惹感慨了。只是闲来偶尔整些东西,跟同趣的朋友分享下而已。
当时,对天涯社区所谓的“有见识的人都在此”的说法是很有些腹诽的。满眼皆是所谓的热门话题、噱头与无谓乱侃,可谓之见识否?是的话,华人的见识也就真够悲哀的了。
也就那么偶然的一动念,上两三年没上的天涯随便看下,发现这么个帖子,开篇的寓言即与多年以来艰难品咂出来的感悟有所印证,也便加入泡帖大军、不时回些自己的感悟了,如是便融入一个互为砥砺、彼此提契的感悟氛围中,渐渐乃至有了一个在风雨磋磨中孤独跋涉的行者终于遇着了同道、找到了家的感觉。
结缘山居的时候,是刚走出人生的最低谷或者说绝境才几个月的时候,经历了机缘安排的千般煎熬、百般磋磨、乃至于如同九死一生的心魂淬炼,心境上刚刚真正的成熟起来,身心、事业都尚在渐渐地回复之中,依然在很潦倒、很无力的状态。
如是,诸般忙罢、夜深人静的时候,时常打开帖子,回向心灵,观察别人,也鉴照自己,或分享些自己修行的经验,或梳理些自己的所得,回一帖有时默坐一两小时,乃至于夜深星稀而不自知。
如是,断断续续的,短则三五日之内,长则十余日之外,点开帖子,兀自浸淫下,伴随着帖子一起沉淀、成长。
后来因着机缘,见了现实中的吴哥,陆续又见了几位因缘一生的兄长,不时聚首,时常也得几位兄长契助,就这么着虽有波折、却无大坎儿的顺着因缘走过来,明了了《心经》、清晰了道,打理好了自己的生活状态、看到了缘定的天命、真正开始把持住了自己的人生与生命。
入《山居》,是因寓言相证而入,一路走下来,也主要是自观因缘而进,《山居》只是看得初始几章,大为契合而感了无其它后也就没再看下去。如今,手边有书,时间上也多有余暇,就边看便评,写个《山居》读书笔记系列吧,凭着几年来累积来的些许微薄影响力几个门户上发发,若能多引一二同道得益,便是一大快事了。
书中老泡有言:“性是生命的本性,它正式那个追寻的起点,那个到达真爱旅程的起点,一个热情的起点,性是爱的种子,爱是性的花开。性是“自我”的天敌,爱是“自我”的不在。同样的,你也可以表述为,性是起点,而禅是终极,性是种子,禅是花开……”
真正修行过的人,都知道,能不能超脱归根到底看的是心态,要真正超脱,自身能量的转化却是关键。
古人云:食色,性也。性是人的一种天然属性,是与食同等级的人的最根本的两种天然属性之一。食,是摄取能量以维系生命;性,是转化能量以延续生命。因而,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学说里,性是人的一个意识根源,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密宗诸多修法大致可分为的三类中,单身出家人的提升意识震开顶轮、混合型的激活能量至心脏而彻底空掉下部之外,便是通过性刺激把彼此的生命能量激活并达到顶点、从而使个体意识与至上意识合二为一而抛开躯壳进入三摩地,也即颇受世俗争议的所谓双修之法。在魏晋以前的朴素道家,房中术也是修行的重要一环,甚至有不识房中、难入真道之说,不过有上以神合、中以气合、下才以体合之说。《易经》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性灵自然本是道之本然,后来歪曲圣意的假道学与统治者,为了某些目的、也是历史演进的必然,给社会的意识形态套上的越来越多的枷锁则都是后话了。
性,不该是个避讳,这当然是对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来说;反而应该是每一个人应该着重正视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没有打理妥帖,欲情本心便不可能真正自然和谐。正常情况下,适当节制而保持应有的平衡与和谐,不为所扰便是。要真正的解决,却只能是以修行转化。生命的顺态是神化为气,气化为精,精气化为性能量;能保养精神、委志虚无、不动欲念,则性能量久久不漏失,即可逆向而化,补于精气神,是所谓顺为凡、逆为仙、河住则江翻、前不漏则自上行……
扯得远了,本是个都已经不敏感而乐见了的敏感话题,多说无趣,就此打住。不过还是得说句,不管从什么角度都垃圾一样的《肉蒲团》都能火得一塌糊涂,这真正从根子上剖析性之觉醒与本性觉悟而真正能助益人终生的《山居性纪》却不能传播开来、为机缘到了的人提供明悟的契机的话,那不止是没天理,更是国人与时代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