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鼓励富人生二胎
庞 震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按当下的“时务”考量,为富人说话,自然要多承担点风险,谨防惊起“骂声”一片。不过,有些事,不能屁股决定脑袋,要把“恩怨”放一边。譬如说,究竟该鼓励谁生二胎的问题。
最近关于放开计划生育,可生二胎的讨论非常热闹,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似乎二胎政策的放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长期以来,放开二胎的主导政策思想,是要鼓励双独夫妻再生,可现实究竟如何呢?
金陵晚报曾做过一个报道,称南京双独夫妻对二胎说不,为了佐证其“真实性”,文中列出了一些数据,“在去年(南京市)发放的近3000张二胎准生证中,双独夫妻约占1/100,也就是说,去年双独夫妻生二胎孩子的不到40人”。众所周知,日前,国家人口计生部门就已经表示,要鼓励双独(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生二胎。原以为,执行了这么多年的计划生育,有所松动,小年轻们还不赶快抓住时机,“积极响应”。可结果却是,“热脸贴上冷屁股”,双独夫妻不领情。
其实仔细想想,双独夫妻的选择,也属情理之中,不必大惊小怪。人的生育行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生不生,生多少”,人是会进行一番“经济的选择”。农村人为什么喜欢多生,那是因为,在靠体力吃饭的农耕社会,人多力量大。而现在城市里的独生子女为什么不愿意多生,道理很简单,生不起。眼前的父母就是一个现成的榜样,仅仅为了抚育自己,从打小开始的教育,到长大结婚,父母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独生子女肯定最清楚。
据一份名为《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调查报告显示。“以2003年的物价水平,0至16岁孩子的直接经济总成本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什么叫望而却步,就是说,当你看到养一个孩子需要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攒够钱,心里害怕了,胆怯了,不敢生育了,即使生,也认为一个就好。
此外,双独夫妻,本来就是未来421家庭结构中的顶梁柱,如果再生一胎,也就意味着421将变成422,如此一来,夫妻双方的负担,无论是经济,还是精神负担都会成倍增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生育以及养育成本的过高,已经让多数双独夫妻在生育二胎上显得无能为力了。
不过,国家鼓励双独夫妻生二胎,不是觉得对不起他们,没让他们在世上多个兄弟姐妹。而是看到,时下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希望通过多生育孩子的方式,增加未来青年的比例。
既然目的是为了多生孩子,话题回到开头,那为什么就不能鼓励富人生二胎呢?毕竟富人相较于一般独生子女夫妻,生二胎的愿望更强烈,也更具有养育的能力,同时,孩子在日后成长过程中,肯定会接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这样做,既有助于调整人口结构,又可以让富人生育合法化,岂不是一举两得。
或许,有人觉得,鼓励富人生二胎是一种不公平,是让富人拥有了更多的特权。但是,有谁考虑过,只要计划生育国策没有根本改变,人们生孩子还是按“计划”进行,这个最大约束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那么规定谁能生,生多少,这本身就已经在不同人群之间制造了不公平。为了使生孩子效率最优,增加人口的数量,政策倾向于更具生育实力和生育需求的富人阶层,我觉得不失为一个临时性的办法。
所以,抛开“身份之争”,鼓励富人生二胎又未尝不可呢?
新闻链接:http://www.njnews.cn/y/ca917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