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风系统设计
风管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风管系统材料的选用、风管形状尺寸的确定和风管阻力的计算。
1、风管材料:
常用制作风管的材料有:镀锌钢板、无机玻璃钢、酚醛泡沫复合风管、聚胺脂发泡复合风管等。
2、风管形状及尺寸:
A×B=风量Q(m3/h) / 3600×风速v(m/s);
风管形状一般采用圆形或矩形。矩形风管的宽高比不易大于6。
要确定风管尺寸,应先确定风速,风速可参考表2.9
表2.9
室内允许噪音
dB(A)
|
主管风速
m/s
|
支管风速
m/s
|
风口风速
m/s
|
25~35
|
3~4
|
≤2
|
≤2
|
35~50
|
4~7
|
2~3
|
2~3
|
50~65
|
6~9
|
2~5
|
2~3
|
3、风管阻力计算:根据风管系统情况选择最不利管路计算风管阻。工程一般取5~10Pa/m进行估算。
4、风口
舒适性空调普遍采用的送风口型形有:侧送风口和散流器。
回风口型式有网格式、固定百叶式、和活动式,排风口与回风口类同。
新风口通常采用百叶式。新风口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洁净处,并就处于排风口的上风侧和低于排风口,新风口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2米。
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l/s 表2.10
|
||||||
尺寸mm
|
送风流量m/s
|
|||||
1
|
1.5
|
2
|
2.5
|
3.75
|
5
|
|
250*250
|
50
|
70
|
95
|
120
|
175
|
235
|
300*300
|
70
|
100
|
135
|
170
|
255
|
340
|
350*350
|
90
|
140
|
185
|
230
|
350
|
465
|
400*400
|
120
|
180
|
240
|
295
|
440
|
590
|
500*500
|
190
|
280
|
380
|
470
|
710
|
945
|
600*600
|
270
|
410
|
545
|
680
|
1020
|
1360
|
风机盘管出回风尺寸(参考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5、布置风管要考虑以下因素:
5.1、通过风管可将各个送风口和回风口连接起来,提供一个空气流动的渠道,风管的布置应在气流组织及风口位置确定下来以后进行。
5.2、尽量缩短管线,减少分支管线,避免复杂的局部构件,以节省材料和减小系统阻力。
5.3、要便于施工和检修,恰当处理与空调水、消防水管道系统及其他管道系统在布置上可能遇到的矛盾。
下图 的a和b为相同房间、相同送风口的两种风管布置形式。对比可知,a比b的管线要长,分支管线和局部构件也较多,因此,b优于a。
三、室内气流组织
房间内合理的气流组织主要取决于送风口的形式和位置。目前,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有:
1、 侧送风 侧送风如图a所示,侧板送风是目前常用的气流组织形式。风道位于房间上部,沿墙敷设,在风道的一侧或两侧开送风口。可以上送风,上回风,也可以上送风,下回风。
它的特点是风口应贴顶布置,形成贴附式射流,回风区进行热交换。回风口设在送风口的同侧,风速为2~5m/s。冬季送热风时,调节百叶窗使气流向斜下方射出。
2、 散流器送风 散流器送风可以进行平送和侧送。它也是在空气回流区进行热交换。射流和回流流程较短,通常沿顶栅形成贴附式射流时效果较好。它适用于设置顶栅的房间。
3、 条缝送风 通过条缝形送风口进行送风,其射程较短。温差和速度变化较快,适 用于散热量较大只求降温的房间,例如纺织厂、高级公共民用建筑等都有采用条缝
送风。
4、 喷口送风 经热、湿处理的空气由房间一侧的几个喷口高速喷出,渡过一定的距离后返回。工作区处于回流过程中,这种送风方式风速高,射程远,速度、温度衰减缓慢,温度分布均匀。适用于大型体育馆、礼堂、剧院及高大厂房等公共建筑中。
5、 孔板送风 利用顶栅上面的空间作为静压箱。在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通过金属板上的小孔进入室内。回风口设在房间下部。孔板送时,射流的扩散及室内空气混合速度较快,因此工作区内空气温度和流速都比较稳定,适用于对区域温差和工作区风速要求严格,室温允许波动较小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