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卖房眼红要不得


    2011年全国全面铺开的限购令政策落地后,“安家乐业”无疑又成为上至总理下至黎民台前饭后的热门话题。房地产作为民生的重要部分再次被叫响。

    房子一直都是两会关注的议题,可如今在北京买房子的人们却遭遇了空前的强势限购。而在北京奋斗数年的白领们,甭管有房没房都想站出来唠叨几句,此处略去千言万语。

    特别是今年两会期间,更有不少的读者朋友向我们诉苦。套用今年春晚上的一句流行语:房子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限购来了,外地人充当了高房价的炮灰。谁叫你不是北京人呢?有钱也甭想买,要不你也可以等,等五年后或许你具备买房的条件,但不知道房价还等不等你。不过,会不会再度引发北京户口热,后果你懂的。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户籍淡化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而时下又死灰复燃的“唯户籍论”很显然与时代有点格格不入,可除了拿户籍说事之外似乎又没有更好的捷径。

    或许有人会说,提高购房门槛为的就是将中低收入者挡在北京大门之外,借此提升北京整体素质。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似乎又不太合理。试问一下,如果没有低收入的清洁工又有谁来扫马路打扫厕所?如果没有农民工又有谁来添砖加瓦?难不成大老板也去扫大街砌砖瓦?那也成,这下北京素质也高了。

    这又涉及到一个用工的问题。近来我们单位也遇到招聘难的棘手事。“用工荒”也是当下一个热门词汇,随着高房价、高物价、限购令等的来袭,许多城市白领已经卷铺盖回老家了。虽说满大街都是找工作的人,可满大街也不好招到一个合适的人。

    一个城市必然有所谓的精英也必然有“民工”。不管身份尊卑,居住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居住的保障。面对“安居才能乐业”的传统观念,中国人对房子具有特别的偏好,只要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即便是甘做“房奴”也在所不惜。

    尽管其中带有很多的不理性,但这也正是当下的社会现状。比如只有在某个城市或区域有房子的人,才能享受诸如上学、医疗、就业等一系列社会保障与权利。而这种尊严与权利成为买房的重要元素。

    其实房价高真的没必要人人都买房,但是人人有房住是政府的责任。哪个人不想幸福“安家”?可这个“家”该怎么“安”?如何引导买不起房的人改变住房观念才是最重要的。房子不是家,有爱才是家。从去年到今年,温总理三次提到信心的问题,加大保障房推出力度,如果公租房等也将低收入外地人群纳入保障体系,那就是功德无量了。

    当然,总理敦促开发商要流道德的血液,其实人人都应该如此。只是有时候,开发商良心发现,一些老业主可能就不认账了。骨子里想流道德血液可惜恐怕就要身体外边流血了。

    市场嘛!有涨有跌才正常,更应该有这个思想准备。和谐社会讲究的是淡定。不能买房盼着降,买了降了就眼红。本来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是如果眼睛变红了,那心就黑了。

    我们衷心祝愿天下人都幸福“安家”!(《安家》杂志4月刊卷首语)

新闻联播主播痛批热映电影  潘石屹追星全过程

85%家庭买不起房不是问题    戏说房价暴跌的23个后果

七成女性无房不嫁除非傍大款    你对2011房价下降有信心吗?

2010年十大找抽房的地产广告    中国的房地产与足球10大相似

找抽呢:盼房价下跌的人无耻    百姓永远买不起房的六大原因

不同职业的人买房各需多少年    购房者既可怜又可恨你别不信

80后抵制高房价10大行为艺术    刘晓庆面对房价飙升忏悔炒房

房价继续涨10年后我们都住哪    山西煤老板们买房的10大特点

 看90后小孩表演的评剧什么样    10个绝对常用字念对1个算你狠

买房应学计划生育一户一房制    购房者遭强奸为何仍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