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远古道学,就是数学。而且这种数学不仅仅可以算数,而且可以算形,算性。统称为算术。所以,中国数学中的很多问题,到现代反而没有办法去计算了。原因就是大家现在只会算数,已经不会算形,不会算性了。”——摘录于赵致生的《道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创业投资老是从西方投资学找方法,不能说是错误的,也不能说没问题。我们要透过国内创业者的文化属性,洞察到创业者潜在的隐性价值。看不到这些,就会片面。就会犯“机械主义”错误。 我深信古代道行颇深的杂毛老道是存在的。了解国史的人,不会不知道,那些开国谋臣名将,多数都在道学的熔炉里“深造”过。他们在博大精深的道学中学会了“算”。包括:算数,算形,算性!这就是一种综合算术。中国原先没有商业银行,这是舶来品,也是全球资金融通市场的主流。这一融通工具很大成分上是在定量的基础上框定其服务的客户范围,虽说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控制风险之作用。但其短板也显而易见,只会算数,而不会算形,不会算性!
在过去,我们创投界就说,利润的倍数等于企业价值。我认为这是一叶障目的说法。因为大量的事实说明:企业价值不等于利润的倍数,大量的成功投资案告诉我们,一个企业满足客户价值的能力越强,这个企业越值得投资,取得丰富回报率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创业投资一定要解放思想。对于新兴产业,你不能一味的盯着他近两年的财务数据对其价值评估,去“算数”。阿里巴巴在2000年前后绝对属于“新兴产业”,孙正义给出的价格恐怕不是按企业的净利润给倍数的。孙正义在“算性”、“算形”方面,高超的遴选了这么一个种子队。实践证明:创业投资里的娇娇者,并不出在财务专家行伍里面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懂得“算数”,而在“算形”、“算性”方面有太多的课程需要弥补,创业投资应属于“算术”,而非“算数”。
我阅读过几百份来自香港与内地的招股说明书,也阅读过上千份私募融资计划书。成长期以及成熟期的项目,我是倾向于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助。但在早期项目的判断上,我是倾向定性分析为主要。若我们可以将早期项目的定性分析,也能量化成若干项有创建性的指标来度量,那对创业投资事业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早期项目的定性分析如何量化成公允的定量指标,而得到资本市场的多数认可。我想,这些参数若能早日创造出来,那将会极大缓解早期项目融资难问题。如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结症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的原因在于,我们的金融市场被“定量分析”拿捏住了。它的权重实在是太大了!
总结一下:我认为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将定性和定量,理性与感性,统合起来考虑问题的难度不会大于西方人;同时也相信,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也不会永远和中国人有巨大差异和抵触。要不然,那些主张普世价值的人,就是信口雌黄,心怀鬼胎的伪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