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大利好空降A股


  从暴涨到暴跌,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后没多久,从4月初开始就掉头向下,目前已逼近90美元/桶。6月21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5月我国原油进口量为2155万吨,合日进口量510万桶,同比增加20.8%。这一现象引发业界广泛关注,研究人士指出,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低,国内油企开始借机补充库存。

  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7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货合约上周五(17日)收于每桶93.01美元,全周累计跌幅达到6.32%。其中,盘中最低达到每桶91.84美元,创出2月18日以来的4个月新低。本周一略有反弹,报收于94.24美元。周二受到国际能源署(IEA)宣布,将在未来30天内每天释放200万桶的原油库存,共计释放6000万桶。IEA表示,释放原油库存是为了缓解利比亚局势对原油供应的影响。国际油价盘中跌幅一度超过4%,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至每桶90.6美元,国际金价盘中跌幅也超过1%。有市场人士则认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正在放缓,IEA的决定意在打压油价,缓和全球的通胀预期。

  光大期货研究所副所长叶燕武表示,原油这波下跌是趋势性,下跌并未结束。他估计今年剩余时间,原油将以90美元为中轴,在85美元至90美元这一区间震荡。不过,年内原油价格高点114.83美元每桶,5月初已经看到,并不再可能出现。

  由地缘政治风险引发的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已持续两个多月,油价的高位运行使全球经济饱受通胀之苦。事实上,全球通胀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全球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延期。为应对通胀,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印度等国先后收紧货币政策。欧美央行尽管尚未采取实际行动,但高通胀已经引起这两大央行的重视,欧美央行管理通胀预期的措施已开始生效。

  众所周知,油价下跌将使全球通胀压力大大减缓,近来,在石油价格大跌态势刺激之下,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一片惨淡,有论点就认为国际油价下跌为全球各国央行抑制通胀提供了宝贵的喘息之际。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好事,有助于缓解目前国内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对于稳定国内物价也是好消息,如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会有助于我国CPI的回落。市场普遍预期,国内成品油价格近期可能再度上调,油价的大跌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压力,进而舒缓了国内的通胀压力。所以,随着油价回落,我国CPI数据有望进一步回落,A股市场就面临着一个涨升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