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不下“真维斯”、“富力”,就只能靠政府“包养”
5月19日,暨南大学将学校标志性建筑教学楼更名为“富力教学大楼”,引发学生不满,校长胡军与学生面谈交流。4天后,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挂上“真维斯楼”铭牌,引发国内网民一片哗然,教育部回应,此举符合规定。(6月6日《红网》)
这篇题为《地产商富力冠名暨南大学教学楼学生投票反对》的文章披露,截至昨日记者发稿,关于反对更名教学楼的投票依旧在进行中,目前有近87%的学生表示反对。
笔者很是纳闷,中国的大学生干嘛要在一座教学楼的名称上较劲呢,那不就是一个代号吗?清华大学的学生在“真维斯楼”上课,较去“第四教学楼”上课就掉价了?暨南大学学生在“富力教学大楼”上课,就比在“暨南大学教学大楼”上课要低人一等?
想想那些世界一流的大学,学生并不在乎教学楼甚至学校的名称是“公”还是“私”,可很少听说这些学校的学生“论文造假”;这些学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也不是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可比的。
据了解,世界上很多顶尖大学都是用个人的姓名命名,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及康奈尔大学等。还有一些大学的学院,也是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如麻省理工的斯隆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等。在这些学院中,一部分是学院的创建者,而更多的则是学院的捐款者。能够冠名大学、冠名学院的美国,给一座教学楼冠名,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中国大学经费不足,也是长期制约中国“一流大学”难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瓶颈,政府在现有财力下,大规模增加高等教育投资,很不现实。此外,多年前高校扩张,导致高校债务缠身,据《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高校没有能力还清这笔债务,就只能变相提高学费,导致本该“计划内”的招生,也弄成了“计划外”,弄得经济高速增长30多年之后,还有很多人上不起大学。
而要想解决中国大学目前的窘境,依靠社会赞助当是不二的选择。可在这个金钱主导的社会,会有不计名、不图利的赞助者?邵逸夫先生作为中国资助教育第一人,不也是需要冠名“逸夫楼”吗?
暨南大学学生反对更名“富力教学大楼”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富力地产捐资占教学大楼总资产的比例过低,仅为13%,学校将教学楼更名给这样小份额的捐资商有失合理性。
其实这个理由也不成立。因为当初捐助并不踊跃,富力地产的1400万元,就成了该校百年校庆获得的最大额度捐赠,该校按照约定将教学楼冠名为“富力教学大楼”,非常正常。大家应该记得,30年前央视《新闻联播》开播前的黄金时段广告位,在现在看来就很不值钱,而经过多年拍卖之后,就变成了如今的“天价”。如果按照这样的模式,中国高校教学楼的冠名权也一定会不断升值。
将高校教学楼让企业冠名,企业得到了名,将有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高校则得到了企业的资金支持,这是一项“双赢”举措,有什么不好?如果我们的高校在冠名权上如此吝啬,容不下“真维斯”、“富力”这些赞助商,也就只能继续靠政府低标准“包养”了。
推荐导读:
“刑不上大夫”,在河间再次得到验证
河间公安,遇纪委常委咋“疲软”?
禹晋永曝央企老总一顿饭花李承鹏一年收入,中纪委应调查
甘肃“驻京办”,咋养惨无人道的“黑衣帮”?
红都瑞金,咋成“性贪”官员的乐园?
许迈永作为“个体户”,上诉也徒然?
因拒绝接警,香河警方遭“鸡毛掸打PP”
东莞是否为“性都”,书记说了不算
称“邵氏弃儿”,或成计生部门的帮凶
新闻链接:
地产商富力冠名暨南大学教学楼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