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汝为:不仅吃粽子,端午须吟诗


不仅吃粽子,端午须吟诗

 

谭汝为

 

关于端午节来历,最普遍而为古今大多数人接受的说法——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不仅要吃粽子,还须敛心静气地读几首诗。

 

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化浸染着浓郁的诗情,闪烁着诗的圣洁光辉。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纪念屈原,就是出于对其人格的尊敬和人生理念的认同。因为缅怀屈原,端午节便被赋予浓浓的诗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一度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须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乃是诗歌创作之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兹选辑几首端午咏屈原的古典诗作:

 

唐人文秀《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宋人梅尧臣《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宋人张耒《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明人贝琼《已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明人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明人边贡《午日观竞渡》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我们眼前这个时代,尽管标语遍地,歌声震天;但真正的正直、正义和正气,缺失已久,断线难继。在端午节吟哦上述诗作,心田会横亘一股久违的正气。我在四言诗《端午有感》的结尾写道:

 

屈子魂魄,时代解诂。后昆垂范,前贤踵武。
砺我精神,擎我脊柱!大写人字,以之撑拄!

 

 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以节日的形式纪念一位伟大的古代诗人,这在环球历史上,可能是空前且唯一的。这表明:中华民族是富有诗歌审美力和爱国忧民传统的民族;屈原具有感人至深的不朽的文化魅力。因此,我提议:端午不仅要吃粽子,还须敛心静气地读几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