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研究讨论忙碌了一天,比较疲惫,到了下班后,三人得出结论,放松一下,去看看中档的二人转去释放一下绷紧的神经去,为什么是中档的呢?细细记录,高档的是赵本山的绿色二人转,中档是稍微有点黄的,最低档的就是大剧场的荤的,但是据有关人观察上座率最高的是低档场的最多。
夜19点三十分到22点30分,笑够了,很久都没有笑出声来了,高兴的我眼泪都流出来,所以想想多可怕的表演能力,二人转的题材已经不是东北的那种样子了,也没有小拜年的曲子了,整个剧场的环境渲染的都跟演员一样,洋溢着快乐和欢乐,东北人民真会玩的一种方式,敬佩之余,有以下几点想法需要记录。
气场的煽动,作为一个营销的人,就是需要这样的气场煽动性,起头---立即掀起小高潮----再来一个浪潮----想起一个巨浪----爆发海啸,这是第一轮;第二轮另一个层面的再次轮回,一个又一个的掀起巨浪,如果我们每个案场的销售人员都具备这样的素质,那何愁项目营销的节奏掌控呢?
声情并茂,这是一个更为可怕的营销技术手段,可以迷惑你的思维,让你不知不觉中跟着他的思维思考,掌控每个人的神经底线,灌输快乐,浇灌欢快的音符,直到把你的矜持抛却,因此营销的最高境界是这里,一对一的销售,不是最高,一对几百人的营销才是最高境界,如果你的一对几万人呢?就不是这个层面了,放到曾经,你就好似伟人了。
以上的境界达到了,必须有个前提,观摩,思考,勤学苦练,把自己的销售说辞,完善的无以伦比,20分钟内,要掀起一个又一个巨浪,一个又一个的动人的卖点。营销在人间,无处不在,营销卖嘴也可以换饭吃,这就是吃张口饭的基础,我们营销的人也是一样,可惜了亮点太多。演员太多,我竟然背不下来他们的说辞。
但是对我的触动很大,只要你坚持了,根深了,火候到了,功到自然成,出场的有五对,倒二及压轴的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对应的年龄也大了,成熟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让人高兴和快乐,这就是前面的铺垫到位了,所以登场也就是在热烈中,掀起更为高潮,于是就出现了,剧场被迷幻的样子。
神奇的魔幻般的二人转,从中我又能看到了营销的根源,一切来源于不断的实践,销售说辞需要基础不变的情况下,怎样成为自己的风格,变成自己的语言,其中包括言语,肢体,信号,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