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硕士因担心论文跳楼 同学称其开朗要强


女硕士因担心论文跳楼 同学称其开朗要强

2011-07-10 15:27:14|  分类: 教育案例 |  标签: |字号 订阅

 

出身常德一贫困农家的刘宇化已在北京找到一份可以解决户口的工作。她为何会在毕业前夕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切都与毕业论文有关:“我估计论文修改后还是通不过……我还是无法面对不能毕业的现实,只能先解脱。”


 

 

刘宇化发给导师的短信,内容显得非常悲观。记者

刘宇化发给导师的短信,内容显得非常悲观。记者 李丹 摄

“慧云,我走了!”

这是南京林业大学研三女生刘宇化6月21日自杀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彼时,她的室友李慧云(化名)正在低头关电脑。

几秒钟后,她再次抬头时,刘宇化已蹲在21楼宿舍窗户上,纵身跳下。

此前,出身常德一贫困农家的刘宇化已在北京找到一份可以解决户口的工作。

她为何会在毕业前夕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悲剧】

没任何征兆,她从宿舍窗台跳下

6月30日,南京林业大学宿舍楼。父亲刘建军望了女儿生前床位最后一眼,黯然离开。

宿舍四处散落着学生留下的被褥、书本,凌乱空荡,窗户一排新钉的铁条显示着9天前发生在这里的悲剧。

21日中午,刘宇化在宿舍翻看装订同学论文的纪念册,室友李慧云在一边玩电脑,两人一块闲聊。 接近下午2:00,刘宇化问李慧云,“慧云,老师下午几点上班?”

“一般是下午2点。”但李劝刘宇化“晚一点去,老师刚上班可能会比较忙”。

刘宇化上了趟洗手间,出来后将论文放在包里。李慧云忙说:“宇化等等,我们一起去。”

李随即起身换鞋、关电脑。而刘宇化走向阳台。李看了一眼后没在意,继续低头关电脑。

随后,她听到一句“慧云,我走了!”但她将“走”意思理解成“准备去交论文”。

等电脑黑屏后,李慧云再次抬头,刘宇化双手抓着窗户边,面朝外蹲在窗户栏杆上。

李慧云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好!她立即冲到阳台上。就在她准备伸手时,“人已经下去了。”

慌乱中,李慧云立即冲到宿舍走廊上大喊:“救命啊,有人跳楼了。”

很快,南京当地“110”、“120”赶到现场,但刘宇化已当场身亡。经南京警方调查,排除他杀可能,认定刘宇化为跳楼自杀。

【死因】

担心论文通不过,会毕不了业

“这孩子一向开朗活泼,辛辛苦苦学了十几年,眼看就要毕业,怎么会突然自杀了呢?”

6月22日,刘宇化父母在女儿留下长达5页的遗书中发现,这一切都与毕业论文有关:“我估计论文修改后还是通不过……我还是无法面对不能毕业的现实,只能先解脱。”

父亲刘建军从女儿同学口中了解到女儿毕业论文修改始末:

5月23日,刘宇化将两份毕业论文提交学校进行答辩前的“盲审”(即将论文隐去作者、导师名字,随机分配给专家教授评阅)。

6月4日,她第一份论文顺利通过。相隔10天后,第二份论文被退回:需修改后送审。

此时,刘宇化已在北京找到了一份能解决户口的工作,深知找工作不易的刘宇化也十分看重。当天,她赶往北京办理手续。

上车时,她曾向送行的同学抱怨“论文压力很大”。同学一再宽慰她“没事,论文就没有过不了的。”但从北京回来后,刘宇化一直处于论文反复修改的焦虑和自我否定中。

她的遗书中有一段话是对导师说的:“我对这个题一直没理解透。当时有提不想做清洁生产的,您还坚持。三年来……我一直头疼写不出来。”

刘宇化甚至在6月20日中午12:06,给导师周某发过一条“绝望短信”:“周老师,我的论文大概要改到什么时候?工作没了,户口没了,我很绝望,三年来一场空,二十六年来一场空。”

没人料到短信发出一天后,悲剧猝然发生。

【质疑】

导师早一天签字悲剧或可避免

刘宇化的父母认为,女儿的悲剧并非没有转机。女儿发出“绝望短信”40分钟后,收到导师周某的回复:“你修改,下午就送审,研究生院我打招呼”。

据当时在刘宇化身边的同学回忆,这一条短信让刘宇化立马“乐了”。

虽然导师在随后的短信中一再强调“论文提交前认真修改。专家的意见还得看论文本身”,但刘宇化的心情显然得到好转。她在短信中向导师周某袒露心迹并致歉:“我的工作来得很不容易,我差点就要错失机会了”;“周老师,我今天早上的心情很不好,感觉我要失去一切。抱歉,让老师费心了。”

但后来发生的两件事让刘宇化父母质疑,6月20日这天下午,导师周某并未在女儿论文“再送审申请表”上签字。

让他们产生怀疑的有一点是,导师强调6月20日下午就在“再送审申请表”签字同意,但经多方努力找到这份送审表时,导师周某与学校研究生院的签字日期显示都是“6月21日”。

刘宇化父母强烈质疑,这份“再送审申请表”是在刘宇化跳楼后补签的。他们认为,“如果导师和研究生院在6月20日已签字,女儿不会做出这样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