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我省企业经营环境异常复杂。在内部需求不振,外部需求因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频现而增长乏力背景下,企业面临资金荒、电荒、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困境,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同时还要面临来自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经营环境恶化,经营效益滑坡,偿债能力下降,使银行信用风险加大。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企业实际控制人本身行为失范而引发风险的比例明显上升,已经超过因信贷逾期而引起的风险。
一是因民间借贷纠纷导致企业融资风险暴露。在民间融资活跃的大环境下,由于信贷资金面趋紧,一些中小企业转向民间借贷并因此承受更高的利息负担,给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带来较大潜在隐患。监测显示,5月份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年利率为24.36%,较年初提高1.35个百分点。其中,社会融资中介的放贷年利率高达38.4%,企业或个人等一般社会主体之间的普通借贷年利率平均为19%。受民间高利贷或连带担保责任的影响,企业在高额民间融资成本压力下,正常经营难以为继,甚至因此亏损、倒闭,影响到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嘉兴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盲目扩展经营范围、终被困于高息借款即为典型例证。该公司为承接美国卡特公司60万台“空气制水机”订单向银行进行大规模融资,但由于技术不过关,订单承接受阻,后续资金跟进困难,并转向民间借贷,最终因无力承担1亿元的高额民间借贷利息,在今年初遭起诉被迫停产,致使6家银行10898万元融资出现风险。
二是企业主的不良行为间接影响到信贷资金安全。一些小企业经营者因自身约束能力差,参与赌博,而一旦出现大额赌资损失后,又往往选择抽调企业流动资金归还债务或外逃方式躲避债务,从而影响贷款银行的资金安全。
三是企业盲目投资、过度扩张或偏离主业导致经营亏损。在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背景下,一些制造类企业将资金用于囤积原料,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潜在市场风险较大。今年以来,辖内企业因市场情况变化、囤货投资失败出现经营亏损的案例较多。如浙江的纺织企业,在今年棉花价格大幅下跌的利好因素下,却因为先前经营失策、积压库存浮亏而陷入经营困境。据了解,绍兴柯桥的部分纺织企业,在去年棉价高企时屯货,导致不少企业今年账面浮亏数千万。
企业行为失范:当前银行业之心腹大患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