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破产之希腊版
——根据IMF在2002年时的定义,“国家破产”指一个国家对外资产小于对外负债,即资不抵债的状况,或一国主权债务大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状况。
从这一定义来看,希腊早在2009年时就已挣扎在破产边缘。希腊看起来几乎回天乏力。截至2009年底,希腊债务占GDP之比高达124.9%;至2010年底,这一比率已攀升至142.8%。目前,希腊不断累积的债务总额已高达3270亿欧元。
在苦苦煎熬一年多后,欧洲债务危机还是没能迈过希腊这道坎,希腊可能在2011年7月破产。希腊银行系统的现有资金预计只能维持到7月18日,如希腊不能在此之前得到来自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洲央行的流动性援助,届时该国将无力偿还债务、面临违约风险。
——从理论上讲,在一个完全封闭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是不可能破产的,因为,它可以通过发行货币来“偿还”它对本国国民的债务。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一个国家的政府或者(金融)机构无限制地对外举债,在无力偿还的情况之下求助于政府,由政府代为还债,而政府因为信用评级被评信机构下降之后不再具备发行新债券的能力,那么,国家就可能破产。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不得不承认,该国无法在2012年重返资本市场发债融资。2012年希腊将面临270亿欧元融资需求。
——我们设想一下:一个国家对外举债,是需要偿还的,一旦这个国家丧失支付能力,而国际救援机构如IMF等又不愿意施救,发行新债券的计划无法落实,那么,这样的国家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信用破产。根据去年欧盟和IMF对希腊1100亿欧元的援助协议,第五笔援款为120亿欧元,计划于6月发放,这笔款项对于希腊能否支付即将到期的137亿欧元债务至关重要,如不能如期获得贷款,那么希腊就将违约。然而,来自欧盟、IMF和欧洲央行的三方审查团在对希腊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后认为,该国没能严格执行援助协议规定的财政紧缩和经济改革计划,援助计划已偏离预定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