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面持续恶化 大城市房价存去泡沫化趋势
综合媒体报道,人民大学发布2011年经济预测报告,预计全年GDP增长9.63%,全年CPI涨幅达4.7%。报告称,目前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面在持续恶化,很难支撑到市场反转,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去库存时期。报告认为,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去库存时期。今年一季度136家上市房企存货达9865.14亿元,同比大增40%。其中招商、万科、金地、保利四家企业一季度的存货分别为407.79亿元、1508.52亿元、522.45亿元和1270.61亿元。如按2010年的销售数据计算,要消化这些存量,这四家公司分别需要35.51个月、35.69个月、32个月和42.48个月。
报告认为,今年大城市商品房价格存在“去泡沫化”趋势,并在二到三季度出现局部拐点。房价调控是逐步“去泡沫化”的过程,但不能被理解为短期的房价急剧下降。
6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上涨0.41%。7月1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856元/平方米,环比5月上涨0.41%。其中,75个城市价格上涨,25个城市下跌。环比涨跌幅在1%以内的城市数量共有73个。该报告分析指出,与去年6月同比,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上涨5.19%,其中34个城市涨幅介于5%-10%之间,28个城市涨幅在5%以内,9个城市住宅价格同比下跌,跌幅皆在5%以内,而合肥、石家庄、天津、绍兴4个城市跌幅在1%以内。
在限购、限贷、限价的“三限政策”下,限购、房地产税和加息三项措施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较大,但依然很难降低房价。市场依然存在商品房首套房置业、改善性二次置业和保障房需求。有分析认为,从限购来看,尽管很多大的城市已采取限购措施,市场本身供求的紧张关系略微放缓,但是求大于供的局面仍然没有解决,从而导致房价依然处于高位;房地产税方面,上海和重庆已开始试点,但抑制投资性购房的效果微乎其微,所以房地产税要逐步扩大,由浅如深,将来调整资源和分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税收来解决;相对而言,加息是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最大的,其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还贷压力,还加大了开发企业资金成本。
在保障房快速崛起的形势下,房地产市场正逐渐形成由商品房和保障房组成的“双轨制”格局。业内人士提出,目前的房地产制度体系是以商品房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在保障房领域的制度建设则相对不足。当下应顺应市场变化,加快房地产尤其是保障房制度创新,比如加强保障房价格信息的统计发布,实现保障房和商品房开发贷款的分类管理等,以切实推进保障房建设,不断优化楼市调控措施。
利率上调,商品房贷款很受伤。自2010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1%,创下历史新高,导致各商业银行资金面普遍吃紧,而房贷业务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虽然目前大部分银行的首套房首付暂时还按照3成执行,但是利率各有不同。有的银行至少要将基准利率6.8上调5%至10%,利率升至7.14,部分银行最高要上调15%至7.82。除此之外,二手房贷款在不少银行受到“歧视”。80平方米以上的二手房贷款才受理,且大多规定首套二手房首付要四成,公务员、教师、医生等收入稳定的人群最容易获得贷款。
当前国内的货币环境已经出现利率外高内低,信贷外松内紧的局面,进入下半年,楼市调控仍未放松,如果成交量不见起色,开发商资金链必将迎来一场严峻考验。近期开发商纷纷寻找各种渠道“输血”现金流。今年上半年,房企境外融资和信托融资分别创下历史新高。
现阶段只要政策稍一放松,房地产市场非反弹不可,因此政策应当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甚至长期性。只要楼市调控再坚持一年半载,房地产开发商不堪资金压力,降价促销是理性选择。
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面持续恶化 大城市房价存去泡沫化趋势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