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话民主
“七一”前夕,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为庆祝建党90周年,都组织了唱“红歌”,出现了一股唱“红歌”热的新景象。
其实,唱“红歌”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并没有人号召和组织的情况下,就已经唱开了。人民群众本能的以强劲“红歌”来对抗流入大陆的港、澳、台,韩、日、新和西方歌曲。对此,大家都感到挺好的,谁也没有说什么。然而,一旦唱“红歌”被号召、被组织,由个人行为变为组织行为,“说三道四”就来了。
有言为证,薄熙来同志在重庆市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说:有些人唱靡靡之音,搞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无人过问。我们唱几首红歌,就有人说三道四,我们倒想问一问,《保卫黄河》、《歌唱祖国》这些都是救国的歌、建国的歌,唱这些歌何罪之有?
应该说,唱“红歌”没有罪,这是肯定下来的。如果,唱“红歌”一旦有罪,麻烦就大了。但是,对唱“红歌”有“说三道四”也不一定就是坏事。人世间,除非不干事,一干事就必然有“说三道四”,这很正常。唱“红歌”搁在30年前谁敢“说三道四”?现在唱“红歌”有“说三道四”还不是因为生动活泼的民主政治局面被打开了吗?唱“红歌”会有“说三道四”一点也不奇怪,这恰恰证明大家对唱“红歌”在乎。如果,人们对唱“红歌”不在乎,没有什么反应,一派叫好,那则说明对唱“红歌”无所谓。群众对唱“红歌”有话讲,正说明唱“红歌”已触及到人们的灵魂,把思想工作送上了门,政治工作有事可做了。因此,对唱“红歌”有“说三道四”,应该这样理解,也必须这样理解。
对唱“红歌”有“说三道四”,我看无外乎有以下“四个”具体情况:
第一,“说三道四”是因为人们对“红歌”听不懂所造成。欣赏歌曲,只有具有欣赏歌曲素质的人才能欣赏。对于歌曲欣赏素质不高的人,是欣赏不了歌曲的。像《保卫黄河》、《歌唱祖国》这样高雅的歌曲,真正能欣赏的人不多。尤其是,《保卫黄河》能听懂更是极少。所以,唱《保卫黄河》,用对牛弹琴来形容,是再好不过的了。唱的听不懂,“说三道四”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说三道四”是因为人们对“红歌”与“老歌”有争议所致。其实,人们并不反对唱“红歌”。唱歌的人,都是一人一个风格。听歌的人,都是一人一个标准。人们反对的是不加于区别的把“老歌”当“红歌”。歌曲都是劳动人民在实际生活中创造的。地方戏剧,包括国粹京剧,都是来原于民间小调。把“老歌”统统说成是“红歌”,人们当然要“说三道四”。
第三,“说三道四”是因为人们对唱“红歌”有“麻花”心态。唱歌无非就两个目的,一个是心灵求真,一个是娱乐开心。唱“红歌”一般都是抒发内心的情怀。老同志唱“红歌”是怀念过去,青少年唱“红歌”是想还原“红歌”时代。但是,中国有的人有个怪脾气,麻花”心态,“拧巴”着来,他要高兴唱,你不叫他唱,他非唱不可。如果,一旦号召和组织他唱,他就“说三道四”了。
第四,“说三道四”是因为不能满足人们对“红歌”创新要求。有人说,青少年反对“红歌”,我看这话说的不对。有很多“红歌”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在音乐和唱腔方面比较老陈。现在,有的“红歌”经过提精、改进、创新和翻唱,很受青少年的喜爱。真正“说三道四”的倒是那些爱唱“红歌”的老人,他们好把“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红歌”装在手电筒里到处照,照哪看哪都不对劲,势必要“说三道四”。
人都是自尊的多,给予别人自尊的少。所以,对自己做的事,不喜欢别人“说三道四”。我认为,大家对自己做的事“说三道四”就是民主。今年“七一”,为感恩社会主义煤矿,我创作一首《赞歌唱唱恒源矿》的歌曲,从创意、选曲、作词到教唱、编排直至演出,大家一直都在“说三道四”。开始,我对“说三道四”,也是不高兴。后来,我发现大家之所以“说三道四”,是他们对《赞歌唱唱恒源矿》这首爱党、爱国、爱矿、爱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的“红歌”在乎,目的都是想把《赞歌唱唱恒源矿》唱好。于是,根据大家的“说三道四”改了几十次,直到上台前还在改,最后演出非常令人震撼,应该是“说三道四”功不可没。
不怕群众意见大,就怕群众不讲话,群众“说三道四”正是极好而又及时的民主建言,只要我们丢下面子、放下架子,认真倾听群众的“说三道四”,把“说三道四”中有助于事情办好的建言,加以吸收运用,就一定能把事情做的更好。现在,有好多的事情办的不如人意,甚至与党中央的要求差距较大,说到底就是“说三道四”太少,或者是对“说三道四”重视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