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献血成为“被献血”的还血政策人道精神无存
李华新
近日,微博网友发文称,因为目前本市各大医院手术用血紧张,医院就开始要求患者家属自行定量献血才给病人配血。对此,昨日相关医院澄清,家属互助献血并非强制。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在血库告急的大背景下,现在即便是有献血证的患者家属,在救急的时候也难以享受到献血时被告知的“还血政策”,这对献血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2011-08-10 07:18 来源:北京晨报 )
这几天,网上有几条微博很受市民关注“老公的朋友在北京301医院要做骨科手术,结果医院说要组织亲戚朋友去献血才给手术,而且献的血还不是给病人用,这叫什么事啊!”“听闻,北京各大医院正在闹血荒,尤其是这一个月,血库献血量不够,医院又不能随意买血,所以现在手术前,不论血型,患者家属须自行定量献血。”
近几年来,每到夏季采血淡季,各大医院手术均会出现用血紧张的情况,只是“血荒”每年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医院手术本着就重症就急症的原则排期。
之后,短短几日已经引发了2000多条转发和700多条评论。网友纷纷表示急需求证是否属实,更有网友激动地表示:“不把事情搞清楚,不会献血。”
由此来看,主治医师确有“动员”患者家属献血的权利。而“尽量”做到专血专用,则给医院留下了太多操作空间,医院没能“尽量”,患者家属也没办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甲医院外科医生坦言,虽然是说互助自愿献血,但在手术缺血的情况下,很多家属的确是在焦急的情况下无奈“被迫”献血。“可想而知,这种感觉会相当不好。”
而至于,你献血却不能在自己的亲属需要血时,无法享受到这一待遇时,那么对于献血者,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且是会因此使得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伤害。
另一家三甲医院的患者家属刘小姐告诉记者,“我本人有无偿献血证,可是当医院血库缺血时,所谓的还血政策根本没法实现,最后还是靠我们家里人自己献。”
如此看来,家庭互助献血不应仅仅是救急,更应是一项长效机制,推动病人家属参与无偿献血,增加献血人群。目前,血液系统需要解决的两个最大难题是如何保证持续增长的血液需求总量,同时保证血液一年四季均衡供应。因此,建设固定的献血志愿者队伍和发展团体献血将是未来本市采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需要献血的时候,就能立即有献血的队伍,而那些已经献过血的人,能够得到及时的血液供给,这似乎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临床效果的政策。但是现在的这种被鲜血,而且所献的血还不定给家人使用,只能是做到尽量,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是有医院的难处,这就是这些家属的献血,是否是能够用也是一个问题,而至于那些没有问题的血液,能够给自己的家属用上,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承诺。
或许是这里医院的表达也有不妥之处,或是血液的确是有淡季旺季之分。或是在自己已经献了血有献血证,却无法给自己的家人使用,那么无偿献血的承诺就是一句空话。结果则是那些家人亲属多的好像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那就只能是奢望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