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商品,放开后是风景?
也许真的如时尚套话所说:“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天价商品,天价楼盘、天价汽车、天价奢侈品自不待言,单就今年以来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报道的新闻专题,就有一公斤卖500元的天价大米,一盒1088元的天价粽子,一只4444元的天价苹果,一提10000元的水果礼篮,一盒18868元的天价月饼,一对穿上了“金马甲”就敢叫卖99990元的天价螃蟹,一瓶拍出890万元的天价汉帝茅台酒……“天价××”层出不穷不断涌现,丰富了我们的谈资,当然——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比较而言,“肉食动物”的笔者,比较关心的还是猪牛羊肉的“天价”——
一种自称为“生态猪肉”的“关中黑猪”,一头可卖近万元。商家自称,一般的猪3个多月出栏,而“生态猪”一般要长10个月,“生态猪”吃的是苜蓿和玉米,还要食用干苹果渣以提高维生素C,喝的则是从秦岭深山中引来富含矿物质的泉水,和时下用饲料喂养的猪完全不一样。
产自胶州市里岔镇的黑猪肉,每头猪大约2公斤最好的肉,要价近千元/公斤,却依旧很抢手。里岔黑猪饲养时以玉米、豆饼、青草、瓜蔓、蔬菜等饲料为主,生长周期长达12个月至15个月,据说此猪肉质酥嫩,并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吃过的人评价说:“吃过一次,再吃别的猪肉就没味道了”。难怪《西游记》中的沙和尚,会发出“大师兄,现在二师兄的肉比师父的肉都值钱了”的概叹。
与“猪坚强”们相比,市场上天价的黑牛肉价格也不是一般地“牛”。产自高青县黑里寨镇仁里村的黑牛要定期洗澡按摩、听音乐,每头牛最贵能卖到6-7万元。餐桌上,几盘黑牛肉就要几千块钱,身价赛过了海参;一款“沙朗(肉眼)和牛”的牛肉,零售价高达1832元/公斤;小小的一盘雪花牛肉卷,开价就是二三百元。这种产自日本神户的雪花牛肉,5A级每公斤可卖到几千元。听说神户牛肉金贵之处,与一些赛马的饲养相仿,十分讲究血统的纯正,并且对饲养的环境、饲料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由于神户牛产量少,价钱不用说就是“天价”了;加之到目前为止,这种“神牛”还只能在日本饲养,神户牛肉贵得自然让人“口服心也服”。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猪牛蟹肉也还是猪们牛们蟹们的肉,为什么价格会相差这么多,而且有那么多消费者愿意买单?
在笔者看来,争论天价食品到底是物有所值还是漫天要价,似很难得出一致的看法。听到猪肉每公斤近千元就认为在忽悠人,也大可不必。以宽容的心态看,价格高低,自有市场来调节。“天价食品”之所以敢于定出“天价”,一方面部分“天价食品”的营养价值、口感的确会优于普通食品,但其实质差别料应不会太大。至少可以有把握地说,从营养价值看,天价商品与普通产品的差异并不像它们的价格那样显著!那些动辄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价差与其说是货品本身的价值,还不如说是附加了大量的附加销售,比如售卖“天价食品”的豪华商铺、热情周到的贵宾式服务,以及商品外带的高附加值——身份、地位、品位的象征等,在现今“非成本导向定价”时代,往往会把一些消费者引进“不买对的、只买贵的”的误区。
天价食品能够在市场上有销路,还在于它有效地抓住了消费者“一分钱一分货”的购物需求心理。在近年“毒奶粉”、“毒豇豆”、“地沟油”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挑战着公众敏感的“神经”,制造着一波又一波的“信任危机”的时候,这些标榜“天然”、“绿色”、“无公害”、“无污染”、“零添加”、“特别养殖”等噱头的贵族食品能够悄然兴起,缘于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为“天价食品”提供了生存空间。消费者宁愿掏更多的钱,就为的买回一个安心。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检测上市交易的食品、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减少“毒菜”“毒肉”等类似事件发生,让百姓吃上真正放心安全的食品,重塑他们的消费信心,让“天价食品”失去“卖点”,回归正常价格。
此外,这种目前还只是针对高端人群的天价食品,也值得有心人加以开发。从长远看,如何在上市渠道、产业链条,保证“天价”标准,值得探讨。大而言之,如果在农业领域能培养出面向普通百姓的“天价”名牌,肯定是一件好事。”
当然,也要防治“天价食品”演变出另外一种味道,变成行贿领导的“润滑剂”,不过这类“演变”有纪检部门看着呢,它不属于这篇小文讨论的范畴。
天价商品,放开后是风景?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