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号召,“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针对温总理提出的要求,作为老子故里•道德之乡的涡阳县,积极响应,顺时而动,抽出专人迅速启动“中国企业家道德与社会责任” 巡讲报告,以更好的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传承弘扬老子道德文化,倡导企业家担当社会责任,加强企业家道德建设。
立秋时节,丰收在望。在报告会现场,近500人静心聆听。李海波先生时而激情高昂,里面掷声诘问,不时赢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针对当前部分企业频频上演的“道德血液缺失”问题,李海波从老子道学与道商的关系予以阐述,讲述了如何运用老子的智慧去以道经商,呼吁企业家知规律、用虚实、讲良知、树正气,树立正确的企业道德价值观。
在报告会中,李海波先生分别从“人文精神”与“商业经营”两个方面对企业家道德血液缺失进行了诊断。李海波认为,企业家道德缺失的根源在于中华人文精神与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沦丧。他从“有无相生”的道学哲理中批评了某些企业过分注重有形、一昧追求发展,以致于文化贫瘠、创意匮乏,只能沦为发达国家的廉价工厂。而老子道学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念刚好是从中国制造迈进中国创造的济世良方。
李海波也从商业经营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家道德血液缺失的症结所在。他分析了众多中国企业存在着“四无”现象。即无道(缺乏战略意识)、无德(缺乏品牌价值)、无气(缺乏创新策略)、无血(缺乏利益增长)。面对国内外同行业的竞争追击,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四无”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发展,只能违背良知道德,以致于假冒伪劣充斥,山寨盗版横行。李海波根据道家“身国同构,身企同治”的理念,提出了适应中国企业发展,弥补企业道德血液的“十全大补汤”。他希望企业家都能向范蠡学习以道经商的智慧,成为新时代的道商。
整场报告会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生动精彩,受到与会人员高度评价。聆听报告的企业负责同志感觉受益匪浅,纷纷表示愿意从自己做起,积极行动起来,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
据了解,本次报告会是老子故里、道德之乡涡阳县弘扬老子文化,加强企业家道德建设的“开场白”。报告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企业家道德与社会责任”巡讲报告会在老子故里涡阳正式启航。该县还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商业部门参与到宣讲来,形成互动效应,扩大“道德与社会责任”宣讲教育的社会影响,在企业、商业界掀起“尊道贵德、崇尚诚信”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