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西水股份,江信系和领锐资产是一家,共同控股天安保险!


重点关注
  江信系、领锐股份与青鸟系——复杂的三角关系
  “江信系”与领锐合作颇多。领锐股份号称是国内首家以资产证券化为主营业务的管理公司,2006年在天津成立,主要股东包括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北京大学及国内多家知名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19.3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要投资方向为商业及工业地产、实业及金融股权投资。目前总资产超过60亿元,净资产超过20亿元,目标是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的金融创新企业。
  今年2月22日,江信国际旗下的江西信托和江信大厦联手领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领锐股份)入股天安保险,江信大厦和江信信托各持股20%,江信国际由此成为天安保险的第一大股东。而天安保险,在2008年经过增资后注册资本金上升到21.71亿元。
  资料显示,成立于1994年的天安保险在2007年开始连续亏损,2007年亏损9.55亿元,2008年亏损15.89亿元,2009年前10个月也维持在这样的状态下。江信国际入主之后明确表示,要在今年实现10亿元的盈利。据了解,江信国际除去要付出20亿元左右的购买资金外,还表示要投入30亿元到40亿元对天安保险进行增资扩股。
  今年4月24日,西水股份(600291)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出资5.62亿元收购惠州市荣通实业有限公司(下简称“惠州荣通”)和北京四海华澳贸易有限公司(下简称“四海华澳”)持有的领锐股份合计3.59亿股,占其总股本的18.622%。曾因对兴业银行的股权投资大赚的西水股份此举并不让人意外。但值得注意的是,据西水股份透露,领锐股份已签署增资协议,拟对江信信托增资20%。
  而值得注意的是,*ST华光原本属于北大青鸟系,目前虽并非“青鸟系”直接控制,但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等人仍是“青鸟系”人马,也在北大青鸟旗下任职;西水股份的实际控制人目前仍是北大青鸟;领锐股份的发起人和股东中也有北大青鸟。而且,*ST华光的副董事长侯琦,除了担任北大青鸟副总裁之外,同时也是领锐股份的董事之一。
  此外,还有一则公开信息,也能体现出“江信系”和“青鸟系”的密切合作。
  *ST明科(600091),目前的实际控制人也是北大青鸟。其一季报显示,来自“江信系”的江信大厦成为公司第四大流通股东,买入247万股。而就在今年1月4日,公司还公告将子公司股权以3.8亿元出售给江西青鸟置业。据记者调查,江西青鸟置业成立于2009年12月28日。成立才几天,就要购买数亿元的项目,江西青鸟置业成立的目的显然就是为了购买该项目,此举也明显帮助了濒临退市的*ST明科“保壳”。而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家名字中带有“青鸟”字样的公司,其出资者却是南昌领翔和南昌智龙,实际控制人仍然是江信国际! 
      专门成立公司花费数亿助*ST明科“保壳”;与此同时大量入股*ST明科;还将成立的公司以“青鸟”命名。“江信系”和“青鸟系”之间的亲密关系在此又一次显露无遗。
  作为江西省财政厅的直属公司,面对着省内的诸多企业、项目不投,却偏偏投资一家有退市风险的山东上市公司,个中原因耐人深思。
  不为小利所动
  从*ST华光的走势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3月份该股股价一直缓慢攀升,并在今年3月10日见顶于11.03元。如果按照今年一季度的情况计算,其均价为9.20元。这个价格较之去年四季度8.13元的均价已经有13.16%的涨幅,其间最高价格11.03元与去年四季度均价相比更是有35.67%的涨幅,"江信系"介入该股的这数家公司已经获利匪浅。但这么高的盈利并没有让上述公司生出撤离之心,从一季报中可以看到,南昌智龙、南昌领翔均在一季度对该股进行了小幅增持,南昌德翔则持股不动。与此同时,江信大厦还买入了191.1万股。
  但就在3月10日之后,该股见顶回落,并随大盘向下不断下跌。截至5月19日,该股收于6.18元。不但使得一季度的浮盈全数回吐,即便与去年四季度均价8.13元相比,跌幅也已经有24%。这意味着,上述公司在该股上的投资账面价值已经损失掉将近1/4。
  对于一家经营状况明显不佳的外地公司,南昌智龙等公司获利也不套现,反而坚定持有到股价大跌也不放手,以致其账面从浮盈超过35%,到浮亏24%。为什么呢?
  记者仔细研究*ST华光的情况后发现,这些公司之所以如此坚定持股或加仓,并且不为高达35%的"小利"所动,很可能是因为它们所图非小,剑指重组!
  *ST华光前几年的经营并不顺利。在主营业务不断萎缩的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也大多处于亏损状态,由此公司在2007年、2008年均告亏损,2009年前三季也未能扭转这种局面。就在2009年3月17日,公司的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看上去,*ST华光已是岌岌可危。
  但这类债务清晰、负担较小的上市公司,往往成为其他企业借壳上市的对象。*ST华光仅有1000万元的银行欠款,算是一个十分干净的壳资源。
  从大股东不断减持的动作来看,东方国兴退出的意愿已是十分明确。对于*ST华光而言,从大股东手中接去数千万股筹码的接盘者也许正是潜在的重组方。即便不是,这样一个轻资产的优质壳资源在资本市场上也是倍受青睐。而这,也许才是江西省财政厅旗下的几家公司对其如此追捧的核心因素。
  神秘资金接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公开信息披露出来的江信系在对*ST华光增持外,还有神秘资金在接盘。公告显示,4月2日,在大宗交易系统以9.46元成交1200万股。此前曾于3月9日以9.53元成交1030万股。两笔的买卖方均为国都证券北京阜外大街营业部。这两笔合起来已超过总股本的5%了,不过,目前并无信息证实这两笔交易为同一控制人所为。
      而从上市公司层面看,重组事项似乎还未开始筹划。就在5月14日和19日,*ST华光连续发布两次公告,内容都是"三个月内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而就在发布公告的这段时间,成交情况却出现明显异动。5月13日和14日的成交明显放大;5月18日则开盘后封住跌停,但午后数笔大单迅速将跌停打开,此后又封回跌停;5月19日第二则公告出台后,开盘同样迅速压在跌停板,但此后再次出现大量买单冲开跌停的现象,而且当日盘中发生数次;5月20日则在午后冲上涨停,直至收盘。从上述几日成交情况可以明显看出,有大量资金进行吸筹,其中较大的单笔买入量均超过100万股。
  为何明明公告称三个月内无重大事项消息,仍有资金如此大手笔吸筹呢?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揭开了记者心中的疑窦。
  "上市公司方面及其控制人可能确实还没有重组筹划,但也可能有在三个月内发生的重组而他们不知情的,那就是被人在二级市场直接举牌收购!"该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是以举牌收购的方式,那么不需要和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商量,只要买到5%的股权就可以进行第一次举牌,此后收购的股权到5%的整数倍时都需要举牌,直到取得控股权。"该业内人士还特地指出,在江信系已经提前大量介入的情况下,如果*ST华光的重组与其有关联,那么江信系将难以摆脱内幕交易的嫌疑。这种情况下,只有作为一致行动人直接对上市公司举牌才可规避该风险。
  考虑到公司控股股东东方国兴不断减持,这样的情况确实有可能出现。目前东方国兴仅持有上市公司不到10%的股权,这意味着举牌方只需要持有10%的股权,即3655.36万股便可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按照上市公司目前6.5元左右的股价,所需花费约2.4亿元。
  江信系扮何角色
  从公司基本面上看,*ST华光虽然去年靠卖资产实现了575.63万元的账面盈利,但目前公司经营状况堪忧,一季度又亏损了603.64万元。在原来的主业不振的情况下,*ST华光试图从房地产方向突围。
  公司去年12月12日公告拟以现金出资8000万元与上海博投众人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博投")和北京明德广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简称"明德广业")合资成立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光置业"),以开发*ST华光手头的地产,其中*ST华光占比40%,上海博投、明德广业各占30%。不过,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面临较严厉的调控,房地产业务能给华光带来多大转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即便开发带来收益,目前看,这一业务也不具备带来持续收益的能力。所以,重组势在必行。 
    而且从市场上看也的确有资金在接大股东的盘,不排除已经有重组方在酝酿重组计划。不过,在这之中,"江信系"扮演的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呢?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江信系"四家公司目前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33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65%。
  另外,微妙的是,"协助"*ST华光这次向房地产突围的两家公司与"江信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海博投、明德广业均为领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领锐股份,见重点关注部分的介绍)的股东之一,分别持有领锐股份27.46%的股权和7.77%的股权。
  "江信系"是扮演一个"先知先觉"者还是潜在重组方的合作者,或者甚至就是举牌方,还是待解的谜题。
  相关链接
  领锐股份的"江西背景"
  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到,领锐股份的发起人及股东中,有一个名为科瑞集团的企业。实际上,这个企业在领锐股份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科瑞集团是家南昌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4月15日,科瑞集团持有领锐资产17.69%股权。科瑞集团中的多位高管,同时也是领锐股份的管理人员。
  这当中最突出的便是科瑞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郑跃文。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4月15日,郑跃文仍是领锐股份的董事长;而在2009年,他还担任着领锐股份的法人代表。
  资料显示,郑跃文虽是福建省罗源人,但他曾在江西财经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88年至1992年在江西省科力新技术研究所担任副所长;1992年至2002年担任南昌科瑞集团执行总裁;2003年成为科瑞集团董事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江西企业商会会长。
  此外,科瑞集团董事、执行总裁任晓剑曾兼任领锐股份监事会主席;科瑞集团副总裁范小清曾任领锐股份董事。
  更有趣的是,资料显示,来自南昌的科瑞集团,其高层大多具有与江西相关背景(尤其是江西财经大学),当中部分重要人物同时还具有北大背景。领锐股份本身已是"江信系"和"青鸟系"资本运作的焦点,其股东科瑞集团的管理层背景恰恰又具有"江西"和"北大"双重因素,如此巧合令人称奇。
  科瑞集团部分高层背景一览
  名称 集团内职务 背景
  郑跃文 控制人兼董事长 曾就读于江西财经大学,起家于南昌,现为北京江西企业商会会长
  彭中天 创办人、股东兼监事会主席 江西财经大学毕业,担任江西省政协常委,南昌市人大代表,南昌市人民政府参事;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企业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郭梓林 常务董事、副总裁、股东 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常务副所长
  任晓剑 股东、执行总裁 曾任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职员。
       
       这样一来关于西水股份如何能够入股领锐资产和天安保险,领锐资产为何能够增资占江信20%的股份我们就能够完全理解和明白了!这背后的所有一切都是掌握在北大青鸟系这个市场的大玩家之中!通过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和动作,原来就是想进入保险行业!这是其布局保险市场的动作而已!~可惜北大青鸟系不是做实事的!其染指的几家上市公司没有一家主业经营业绩有好转的!我真的弄不懂它们所有的努力是为了什么!·因为这些公司也没有怎么融资成功过!无论是曾经的光华还是天桥还是麦科特(即使到最后管理费用和改名称),无论是主业的经营情况还是股价都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那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目的?到底所图的是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么?而据说北大青鸟系的真正的大股东还是教育部,这就更让我们搞不懂了!堂堂的教育部!堂堂的北大居然没有几个真正能够办实事的能人!?难道都是些纸上谈兵的书生或者是投机取巧的投机客或者是金融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