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利比亚人民的胜利就是普世价值的胜利


 

再论利比亚人民的胜利是普世价值的胜利

 

老夫拙文《利比亚人民的胜利是普世价值的胜利》在凯迪猫眼看人贴出以来,赞扬批评的皆有。但猫眼编辑在吃了鸭梨后,悍然把拙文删去,令老夫不胜唏嘘。

 

再阅拙文,觉得意犹未尽,有必要来个再论。前文是从利比亚人民为何革命说起,论证普世价值的普世性与必然性。本文则要从西方的立场来看普世价值的作用。

 

读过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人都知道,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现代化与民主,不会使伊斯兰世界靠拢或融入西方,反而会导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本土文化的复兴,20世纪初的凯末尔主义只会日渐式微,不可能回光返照。

 

西方在茉莉花革命初起之时,可谓喜忧参半,忧之来源,就是担心世俗的专制政权的垮台会导致穆斯林兄弟会之类的民族主义势力上台。对此忧虑最甚的,莫过于以色列。但是随着阿拉伯世俗专制政权对民众的镇压,伊斯兰民众的鲜血唤起了西方基督徒的良知。随着西方民众的关心与关注的加深,西方政治家的如意算盘开始转动:顺应民意不但可以捞足选票,而且可以扩大本国在地中海世界的影响;相反,坐视阿拉伯反抗民众的被屠杀虽然可使以色列得到安慰,但自己在本国民众中的选票会大量流失。根据“两利相衡取其重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的工具理性,欧美迅速介入。

 

这个介入在利比亚最甚,效果也最显著。因此,利比亚人民的胜利,实实在在地是普世价值的胜利,也再次证实了普世价值是超越民族、文化、阶级的一种价值。

 

那么利比亚这次革命胜利会不会如亨廷顿所言,出现部族混战,然后是一个极端的原教旨主义政权上台?这个我们目前无法预测,但是西方根据普世价值原则的迅速出手,制止了卡扎菲对民众的大规模屠杀,保护了千万利比亚人民的生命,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201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