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正式公布《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后,其中涉及的夫妻房产权益分配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很多人怀疑新规定会降低离婚成本,助长男性离婚动因,弱化对女性权益的保护。
虽然大家都在说男女平等,但将婚姻失败、家庭破裂的罪责加到男人头上的依然占有绝大部分,似乎在其中只是女性受害者,而无奈地承担各方面压力与损失。因而就会协助并声援女性在为自己争取经济利益补偿方面不择手段。
婚姻法最新的司法解释引发的冲击波依旧在发酵,担心离婚后净身出户者到房产部门“加名”时发现,税务部门要对婚前财产的“加名”行为征收契税,即被网友戏称为“加名税”或“妻税”。目前,除南京外,包括成都、青岛、泉州、苏州、无锡等城市,都已对婚前房加名征收高达3%左右的契税。
根据中国目前契税相关规定,税务部门对土地转让、房屋买卖、赠与及交换行为,都要按照3%到5%征收契税,而这样的规定,很显然主要不是针对夫妻财产的权属转移的。因此,在婚姻法新的司法解释出台之前,关于夫妻房产的加名,以及财产分割行为,一直和契税相关法律所规定的不动产权属的转移并无太大的关系,而实践中对于夫妻一方购买的房产,如果要在婚后加另一方的名字,只需支付很少的工本费即可,并没有严格将其界定成“赠与”行为而征收房产税。
绝大部分舆论都认为,婚前首付婚后贷款买房归产权登记人,对女方不利。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属己方子女一方个人财产,助长男方外遇及离婚冲动。婚前或婚姻存续期间赠与对方房产过户前反悔,不利于保障女性权益。
传统观念普遍认为结婚买房是男人的事情,男孩的父母还得将来存钱给儿子买房娶媳妇。新婚姻法解释如果实施,女儿以后结婚就没有保障了,于是现在女孩的父母得把女儿当儿子养,也得给她准备套房子。
结婚原本应该是双喜临门的事情,两个以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异性,由于爱慕与感情而结合到一起,虽然不一定有什么政治意义,但至少可以繁衍生息,让年迈的父母双亲能在相亲邻里之间不至于抬不起头,让他们能不至于因为“绝后”而愧对自己的先人。
这就不能不提到中国传统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其实,这句话被以讹传讹了两千多年,依然被误解。既然同样是误解,那么贾氏不妨提出自己关于这个典故的一些个人理解。
当初,虞舜的人品与才干被唐尧相中,唐尧不仅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瑛)嫁给他,而且给他提供很多锻炼机会,并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他。此作为中国先古时代的美谈。在当时,舜在取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做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因为放在任何正常的男人身上,在当时的情况下“江山+美人”的绝佳机会,是任何人都难以拒绝的。
虽然传说中,似乎唐尧是先嫁女然后再通过历练之后再禅让的,但这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总归唐尧是没有让肥水流了外人田。以贾氏说法,唐尧也不是没有儿子,儿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也不是什么让人放心的主,终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诡计夺取父帝的位置,所以才使得唐尧退而求其次,费力地在家庭之外去寻找接班人。
虞舜在接受“唐尧献女”美意的时候,总是有些难以推却,所给出的理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说白了就是为自己接受这份政治婚姻增加一些理由罢了。
中国人讲“一个女婿半个儿”,大概也是从这里来的,女婿再好,也是别人的儿子,自己充其量可以得到其一半儿的孝敬,但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虞舜,就不怕那个虞舜不对自己掏心窝子了。刚好虞舜的老爹也在为虞舜娶了后妈之后,特别是生下了自己亲生儿子之后,对虞舜多次加害,都被虞舜逃脱。
即使虞舜再贤明,再讲求孝道,亲生父亲参与谋杀亲子的行为,也是难以容忍的,所以一方面是把自己的老爹、后妈和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依法关进大牢,彻底断了孝敬自己亲生父母的念想,同时也全身心地继承并投入到唐尧的事业中来,并成就了中国远古时代的美谈。
由于民风淳朴,而且不能不靠天吃饭,所以治理水患就成为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虞舜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水利部长”大禹,也是有充分理由的。但没有想到,大禹有个野心蓬勃的儿子启,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争夺到自己的手中,并如此开始家天下。但难道唐尧就没有过把位子传给儿子的想法吗?假如儿子成器,他是否也会给他同等的机会,去继承自己的衣钵呢?
当然,以此推导中国的先祖,难免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亵渎。
数千年之间,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都很强。
在传统观念中,人的奋斗很重要的是赚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作为不动产,是为恒产。有恒产则有恒心。为安身立命之根本。而拥有房子之类的财富的核心目标是娶一个好老婆,娶好老婆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子孙满堂,而夫妻相濡以沫、耳鬓厮磨之类的两性之事倒是其次。现在虽然独生子女政策几乎让兄弟姐妹的关系成为历史,但毕竟繁衍生息才是大到人类、小到家庭的核心。
而女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则更多的是在房子里相夫教子。用孩子降服公公婆婆,并与强悍的丈夫以及强大的夫权社会进行制衡。
从动物的本能角度而言,雌性的照顾家庭与孩子是符合自然之理的,但到了人这种境界,就成了为了孩子而必须要有个家庭的程度,那个家庭从精神与情感层面的family,逐步变成了物质层面的house,而且女性的威力无穷大,可以依托母性的力量以及舆论攻势以弱示弱,并以柔克刚。
这种情况,在以往门户观念与等级森严的时代,还不会有什么矛盾与冲突,大户人家一夫一妻多妾制,也没有引起什么难以调和的矛盾,即使是后院起火都只会伤及院中的几个人,高墙大院的外边却会只把这当成是云烟,跟自己的生活轨迹并没有任何可以交叉的地方。
但对内的搞活与对外的开放,让物质财富开始在流动中重新分配,对外开放,引来了资本、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冲击,搅动了中国这一滩死水。
人心求变,求得价值的最大化。在男人就是多赚钱,有恒产,在女性则是通过掌控男人而得到男人的财富。性、情、婚姻与家庭,这些都可以通过社会舆论而无限放大,并让自己成为最终的赢家,得到house,得到自己生命的传承,得到最广大人群的支持。
人性的变局,使得人在安全感方面严重缺失,对于房子、金钱等物质财富的追求,更成为缓解安全感丧失所带来的内心失衡的重要手段。
但金钱在贬值,房子与居住成本却在节节攀升。所以,房子成为亿万民众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丢失了孩子,女性就会感觉痛彻心扉,丢失了房子,女性就会感觉丢失了最重要的避风港,丢失了丈夫,女性就会感觉丢失了经济来源。
当传统遭遇时尚,总是会落败,因为传统的往往是压抑人性之本能的,而时尚则让人性之本能充分发挥。更多的是通过技术手段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传统在商品化、城市化以及国际化的侵蚀之下,注定会逐渐走向颓势——。
更包括国家的最基本细胞——家庭;当然也包括支撑家庭的核心要素——情感。
婚姻关系何以为了房产与财务分配纠纷而斤斤计较?!没有房子怎么就不能结婚了?结婚之后房子归属于谁,真的那么重要吗?离婚不仅仅伤害了自己,同时伤害了对方以及自己的子女,围绕房子与财产这个核心标的争夺,总是会让人感觉心寒。
难道当感情面对物质,竟然如此一钱不值?难道婚姻真的成为谋取暴利的工具?难道恋爱成为一种天使投资?
还是让我们回归婚姻的本源吧!
俗语讲:年少夫妻老来伴,虽然没有提什么肌肤之亲,但爱情就是两个人在一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开心甜蜜。而婚姻给这种忠诚带来了法律保障,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更安逸。
贾春宝
2011年8月29日星期一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