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股市上行趋势将会更加明朗


  周五大盘再次表现高开冲高回落行情,上证指数在利好预期之下小幅高开一度冲高10日均线附近,但随后受经济数据明朗逐步出现回落行情。那么,伴随8月国内经济数据公布,以及欧美新的货币政策明朗,如何看待国内货币政策导向,以及节后大盘能否延续反弹态势?

  截止本周五,海外市场方面,市场期待的美国最新宽松政策和G7峰会已经或即将明朗,然而新的政策导向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美国奥巴马提出4470亿美元促进就业方案,但是市场关注的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讲话并未暗示是否会推出刺激政策。欧洲央行在议息会议上宣布维持基准利率1.5%不变,而对于召开的G7峰会,法国财长巴罗安表示,定于9日召开的G7会议主要关注经济增长,G7可能让各国在财政纪律和刺激增长方面量体裁衣,显示寄于较高市场期待的G7峰会不会出现超预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即使出现伴随快速政策快速明朗也难激发短期欧美股市持续上涨。不过从中线角度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当前全球范围内经济放缓担忧,各国均将会陆续出台相关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外围货币宽松预期,有利于阶段性行情环境的出现。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放松具备了基础环境。因为本周五统计局公共布了8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6.2%,9个月首度出现了下降态势,基本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而本周商务部最新公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标涨幅呈现缩小态势,将这一迹象变化应该视为利好,预示着9月CPI仍将有回落的可能,也就是说,8月、9月的物价逐步出现回落,通胀压力就会逐步减轻,货币政策拐头就有了前提条件。另一组即将公布的数据,预计8月工业增加值、房地产投资、进出口趋势等重要数据环比增长将出现回落,预示着经济继续步入下行风险。可见在经济下行风险趋势中,加上欧美经济增长放缓的拖累,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将会延后。值得投资者关注新的货币政策导向,随后的货币政策有望率先出现局部放松的可能,这将激发市场阶段性回升的做多信心。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伴随本周沪指再次临近前期恐慌杀跌的低点2437点,沪市成交金额迅速萎缩到500亿,而此成交水平,无不让投资者联想到2008年1664点和去年2319点附近的量能水平,这就不难判断当前行情所处的阶段,属于今年调整见底的标志,而最新沪深300样本股的市盈率仅为12倍,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由此可以断定当前的行情阶段处于阶段性的底部,结合眼前全球范围内救市呼声一片,目前大盘转机已现,虽然周五行情受节假情节影响出现了回落行情,但是伴随节后消化各方不利因素之后,大盘有望重拾升势,使得股指上行趋势更加明朗。因此,在操作上,套牢的投资者可以耐心持有等待大盘进一步的回升,而轻仓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化工、医药、煤炭、新材料以及券商题材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