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全民公敌”腾讯正在加速开放的进程。
近日,腾讯宣布推出“Q+”开放平台,其拥有6.7亿活跃账户的即时聊天工具腾讯QQ将对第三方开放。登录QQ后,网民可一键完成从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向“Q+”的切换,直接享用第三方应用。
同时,以API接口形式向第三方应用商提供如内容分享、文件传输、语音视频等功能组件,第三方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调用。
互联网观察家谢文表示,腾讯此举是很大的突破,但不是终点,只是一个过渡期。
随着用户和收入增长速度趋缓,腾讯早已认识到开放的重要性,而3Q大战则加快了这一进程。
就在腾讯Q+开放平台推出之前,百度推出“框计算”、淘宝宣布2011年为开放年,还有社交网络的新浪微博、人人网,电子商务的京东、当当等巨头纷纷“逐鹿”开放平台。
马化腾表示,腾讯未来的开放道路是坚定的、不会更改的。但希望外界给一些时间,因为腾讯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是逐步地、按部就班地开放,从简单到复杂。
正如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CSDN总裁蒋涛对时代周报记者所言,开放是大势所趋,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开放平台战略依然处于摸索阶段,从各玩各的到一起玩的过程很艰难。
“Q+”剑指操作系统
腾讯官方表示,“Q+”此次是作为社区操作系统而推出,腾讯QQ通过客户端上的应用按钮开启Q+,形成一个社区型OS体系。
腾讯联席CTO熊明华认为,“腾讯朋友和Qzone更像Facebook,纯Web体验;Q+更像苹果App Store平台”。
“在Q+平台上,无论是腾讯自己的应用,还是第三方应用,都可以即点即用,无需另外下载或安装任何软件。”腾讯即时通讯产品部总经理殷宇对记者介绍说。
有分析人士认为,“Q+”类似于360安全桌面和百度“框计算”,利用入口优势,将用户需求圈留在自家产品上。
但资深互联网专家洪波认为,腾讯Q+与其他开放平台的差别在于:腾讯有庞大的用户群,并有可定义可识别的身份;用户之间有好友关系。
“从可开放的资源上来说腾讯是最丰富的,有流量、用户身份和用户关系,这对第三方来说是诱惑最大的,因此腾讯开放平台的价值也最大。” 洪波分析称。
国内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机构缔元信副总裁梅涛认为,腾讯此举可谓一箭三雕:首先,以开放还击360的免费。其次,以开放强化自己在SNS方面的天生优势,防止新浪借微博来抢自己作为泛SNS应用的老大地位。再次,借开放构建一个新的QQ产业生态环境。如果QQ能借Q+计划发展海量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伙伴,并与之形成分账共生的关系,那QQ就是类似中国移动一般的、真正的互联网运营商了。
殷宇表示,Q+开放平台首期开放的业务包括开放应用平台、统一账号体系、推送通知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
能否开放QQ用户关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殷宇表示,腾讯已经开放出了一部分社交互动关系。比如用户在Q+平台上通过某个视频应用观看了一部电影,可以在观看结束后选择分享给QQ好友,但是这种分享动作的主动权同样在用户手里,腾讯方面不允许第三方应用商主动提取用户的信息、相关好友信息等。
关于开放平台的具体审核标准以及如何与第三方开发者进行利益分成,腾讯方面并未透露。“Q+在互联网界没有参考对象,是一个和用户、第三方一起摸索的过程,慢慢都会清晰化。”殷宇说。
“全民公敌”忙开放
3Q 大战之后,形象受损的腾讯终于开始反思。
行动胜过一切语言。2010年的12月5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公开发表了《关于互联网未来的8条论纲》,宣布腾讯将开始为期半年的战略转型筹备期。转型方式是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包括意见领袖,包括很多人的建议忠告和批评,转型原则则是开放和分享。
此后,腾讯旗下朋友、QQ空间、微博陆续开放,腾讯WebQQ开放平台的推出更成为“第一个以应用为核心的腾讯应用平台”,第三方开发者能通过腾讯开放的API接口,将自己的应用放到WebQQ中。
2011年3月16日,在腾讯2010年财报发布会上,马化腾宣布腾讯开放平台战略已全面启动,“我们相信开放共赢、拥抱产业链是长期成功的关键”。
腾讯也正在通过投资寻找新的增长点。从5月6日起的三周内,腾讯接连投资了娱乐集团华谊兄弟、在线旅游网站艺龙及网上鞋城好乐买。这仅仅是个开始,据了解,腾讯仍在四处寻找目标。
“投资是开放的步骤之一,过去腾讯是别人做什么我马上做一个,让原来做的人无法生存,现在创业者可以选择卖给腾讯或让腾讯入股,在国外被大公司收购往往是创业公司的出路。”洪波分析说。
熊明华表示:“我们也发现了用户和收入增长速度不如过去快的现象,而且微博、偷菜、游戏等互联网热点应用层出不穷,所以我们也希望今后能够和第三方开发者一起努力,不仅为他们带来用户和流量,也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潜在用户。”
腾讯自身的增长放缓也促使它想通过开放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财报可以看出,腾讯以前是每年翻番的增速,最近已经显著放慢,这意味着旧模式已经面临着增长瓶颈。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单靠自己做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开放是大势,如果想要自己的未来发展空间更大,必须迎接这样的大势。”洪波表示。
其实,马化腾也明白,开放的关键在于如何执行好开放以及让开放的制度建立好,不会出乱子。他将腾讯开放比作“小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很多问题我们没有预计到,开放之路其实是逐步的,按部就班一点点先简单做,再一点点更复杂去迎接挑战”。
如何做到真开放
虽然,往日“封闭自居”的腾讯在开放平台上迈了一大步,但是Q+仍然遭到外界的质疑。
有业内人士指出,腾讯Q+只是以开放之名抢占互联网入口,吸引优秀的开发者,“借鉴”其产品创意,最终导致平台的垄断能力越来越强,众多第三方应用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我们最恐惧百度和腾讯‘钓鱼’,就是它们提供平台让我们来做产品,但是当产品有了市场后,它们自己就拿去做,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一位开发者说。
这被谢文称之为“吸星大法”:用户有各种需求,我不做的应用就让别人来做,然后我还能有收入,他也不能离开我的平台。这是单向地利用自己的优势,说得极端一点可以理解为垄断。
“Facebook自己一个应用都不做,就是一个平台,就像地球提供了土地、空气、水,至于别人怎么活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这才叫真正的开放平台。”他说。
在谢文看来,真正的开发平台应该不仅仅包括接入第三方应用,还包括真实的人际关系传播、用户数据交换、真实的消费,不同网站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各自的生存以其他网站的生存为前提条件的关系。
“腾讯和百度‘从天上到地上’产品线非常长,当第三方可能触动平台提供方的利益时,肯定就会受到限制。”谢文分析称。
更有甚者认为,腾讯根本不会开放其核心的QQ客户端和用户关系。
洪波表示,“只有完全开放用户关系,才能让第三方开发出可以媲美平台自身应用的第三方应用,比如说Facebook上的Zynga”。
针对外界的质疑,熊明华表示,腾讯方面开放的策略不会限制竞争对手产品进入平台,用户的选择和喜好仍然是决定第三方应用是否能占据好位置的关键因素。“除了在准入方面没有区别对待之外,腾讯Q+平台应用盒子中的应用排序也不会向本公司产品偏移。”
另外一方面,身躯庞大的腾讯执行开放战略仍会面临种种困难。
首先,开放QQ客户端成为一个伪命题。“客户端的应用场景能够呈现的资源非常少,腾讯自身的业务都在争,还怎么对第三方开放?”洪波认为,这也是腾讯开发WebQQ和Q+开放平台的缘由。
其次,作为上市公司会面临现实业绩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公司内部有一个权力和利益链的格局。要做真的开放平台,就要进行公司重组、重新分配资源,一般已经成型的公司很难做到。这也就是为何雅虎、谷歌等公司里有那么多聪明人,却在开放平台革命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不着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创新都发生在小公司,而大公司很难创新的原因。”谢文分析道。
门户网站押宝视频 模式大战谁能胜出?
本报记者 李瀛寰 发自北京
5月18日,凤凰网在启动凤凰视频“凤鸣计划”。不同于其他视频网站的影视点播或UGC路线,凤凰视频将走“视频媒体”路线,打造中国最大的视频资讯观看、聚合、分发平台。
这是继搜狐之后,第二家表示将把视频业务作为战略任务重点发展的门户网站。不止如此,腾讯、新浪等门户网站都在发力视频。而专业视频网站,除酷6网内乱不止外,优酷、土豆、奇艺以及乐视网都在全力出击,自制剧、映像节、跨界合作,各展所长。
视频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一场新的视频发展模式之争正在激烈角逐,几大门户、专业视频网站,到底谁能胜出?视频行业的洗牌中,如何突围?
视频模式之争:娱乐VS资讯
5月6日,马云、虞锋、江南春等人累计将2780万股股权抛给了腾讯,成交价每股16元,高出当天华谊兄弟收盘价约10%。腾讯此次交易耗资约4.448亿元,持股4.6%,成为华谊兄弟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
除却马云等人在高位套现之外,业内人士称,腾讯通过此举有望借华谊兄弟资源在视频行业后来居上。而来自腾讯内部的消息也称,腾讯正在发力视频,而此前,视频业务在腾讯网中并不是核心。
与腾讯不同,视频是凤凰网一直宣称的“全媒体概念”中一条重要的业务线。5月12日,凤凰网在纽交所成功上市,登陆资本市场也为其在视频领域的出击提供了融资能力。
凤凰视频定位于综合性视频网站,特色是资讯短视频,宣称要走媒体路线。凤凰网CEO刘爽表示,新闻、资讯、时事类的视频内容,已经成长为视频网民的主流需求,根据CNNIC的报告,2010年这一用户比例已经达到了74.5%,成为和影视点播并重的一项需求,并且CPM价值更大。而且,凤凰网无论从内容资源、团队构成还是用户构成等各方面,走媒体路线更能将其优势最大化,从而创造出视频网站新的发展和盈利模式。
谈到前一段时间凤凰卫视副台长刘春跳槽到搜狐视频一事,刘爽表示,“这恰恰证明了主流公司对凤凰的认可。”而分管凤凰视频的凤凰网副总裁陈志华则表示,“搜狐视频更注重娱乐,与凤凰视频有很大的不同。”
娱乐与资讯,这正是视频行业发展中的分岐所在。对门户网站而言,资讯本来就是强项,所以,腾讯、搜狐以及新浪在发展视频之际,大都以娱乐为主。但凤凰网不同,以资讯和纪录片驱动,主打一个门户的视频。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认为,用户对新闻视频的需求发展迅猛,市场占比不断扩大,且在用户粘性、观看时段、权威性公信力、广告价值等方面,更具优势。
娱乐与资讯,到底谁能胜出,目前尚无定论,不过,这也正是酷6网出现创始人出走、销售裁员风波的根本。当初,盛大陈天桥看中李善友的酷6网,就是看中了其媒体属性,想让其往资讯方向发展。但这与李善友以及酷6团队认可的影视方向不同。
多元竞争加剧
视频行业不仅有娱乐与资讯的方向之争,在新一轮视频网站的竞相升级、同质化竞争中,自制剧、向SNS社区发展,都是视频行业的竞争招式。
土豆网的自制剧发展较早,每年一度的土豆映像节已经成了土豆网的招牌节目,并网罗了一大批视频专业人才。但这一优势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从去年开始,优酷、奇艺等多家视频网站,甚至新浪视频都已经开始制作自制剧,以期吸引用户。
从今年开始,为了提升用户的粘度和活跃度,不少视频网站开始主打SNS社区,以影视内容形成特定人群的社区,如率先推出奇谈的奇艺。奇谈就是基于用户的需求而生的具有微博特性的SNS社区,“在奇谈,用户可以一站式完成影视、娱乐内容的寻找、观看以及交流。通过碎片化分享、碎片聚合、推荐引擎等功能,满足用户发现获取、分享交流、结识相知三方面的核心需求。”奇艺技术产品副总裁袁斌如此说道。
但网络视频是否可以打造成一个人与人的联系平台,从而演变成一个社区?对此,5月23日,PPTV CEO陶闯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时表示,“不是很容易,视频是一个以内容为核心的服务,在内容的前提下可以建造SNS人群关系,但这只是SNS的一个垂直应用。”
与奇艺的SNS努力方向不同,优酷已经开始了对新型互联网入口的争夺。5月5日,上市不久的优酷宣布增发近6亿美元,借助6亿美元的资金,优酷开始向视频搜索以及3G方向迈进。5月16日,经过一年的Beta测试,优酷正式推出旗下的独立品牌搜库,通过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覆盖所有主流视频网站的专业视频搜索服务。
多方合作寻求突围之道
去年开始,视频行业的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同质化竞争更为严重,如优酷CEO古永锵曾经说过,“只要视频,优酷什么都做”。此刻,视频网站的贴身肉搏之中又加入了搜狐视频、腾讯视频、凤凰视频的合力角逐,分析人士认为,整个视频产业的洗牌才刚刚开始。
不过,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发展,也给视频行业带来了众多新的发展机会。视频企业正在加强与手机厂商的合作,开始发力移动客户端。
5月17日,优酷全面升级3G战略。优酷CTO姚键表示,以本届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为分野,优酷3G战略已由之前的战略布局阶段转变为全面实施阶段,在以“全品牌、多终端”应用为核心的3G战略下,优酷将全面发力展开与运营商、终端厂商的合作。
而土豆网则是与中移动再次联手原创视频文化,举办“G客G拍—永不落幕的手机院线”活动,激发数亿用户的巨大创造潜力,公开征集作品。
此外,土豆网还与盘龙云海在网络营销层面展开深度合作。而乐视网则与家电企业海信达成战略合作,乐视网TV版将登录到海信最新的智能电视中。
互联网视频行业激烈角逐之下,谁能胜出,尚不能见分晓。分析人士称,视频行业比拼正版、高清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比拼的是合作商机,是生态链的构建,多方合作,抢先布局产业上下游,方能寻求突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