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调控尚未成功,政府仍需努力


  据统计局9月18日公布的“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6个,持平的城市有30个。但同比来看,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均涨,无一下跌。同比涨幅在5%以上的城市有25个,占比35.7%,近四成。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从停涨的城市数量、涨跌幅等指标来看,大中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楼市已经到了停涨的临界点,全国房价下降的拐点已经初步显现,随着调控的持续深入,更多城市将迎来价格调整,拐点将在半年内进一步确立。”

  著名房地产分析师谢逸枫接受采访时表示,出现房价下降或者持平的城市不断增加的现象,说明国务院已经实现今年楼市政策调控效果和价格控制目标,房价涨幅回落明显加快。而对于未来房价走势,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房价最多下降25%,但房价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不要期待房价大跌,因为大跌会给各方面带来问题,已经买房的人资产会缩水,银行也会受到影响。”成思危说。

  尽管楼市的过快上涨已经得到了遏制,但未来中国楼市还存在其他的变数。首先是在目前房价依然变动较大的三线城市,限购令难以进一步落实;另外,以限价代替限购可能会影响全国的调控效果。而对于开发商而言,缩减投资、多渠道融资也使得一些房企有恃无恐,坚持高房价。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说,“就全国而言,高房价能否被抑制最关键在于信贷,因此对全国楼市信贷从紧、降低楼市的投资杠杆率十分有必要。同时,也需在一些城市利用限购控制楼市的非理性购买力,最终实现市场价格平稳,为保障房大量供应后的双轨制赢得供应时间和价格空间”。“限购政策周期内,在金融贷款和其他融资渠道收紧的情况下,开发商越来越依赖于项目回笼资金,势必会更多地通过降价求售来获取资金,全国性的买方市场将逐步到来”,张大伟表示。

  综合众多专家的观点,有一个结论是:全国房价下降的拐点正在形成,但最终确立仍有赖于政策的持续和深入,尤其是全局性把握限贷、限购等关键点,这主要是:在当前房价上涨过快趋势得到强有力的遏制的同时,由于未限购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依然保持小幅度上涨的趋势,甚至出现房价报复反弹上涨的信号,因此,房价回到正常合理水平和楼市回归理性状态还需时日,政府仍需努力,调控尚不能放松。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真正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重要一年。如今,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经济,相关利益集团以地方财政和经济稳定之名施压楼市调控,这些人认为,房地产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就被放大为中国经济的巨大风险,甚至认为如继续推进楼市调控会损及宏观经济,导致经济二次探底,其实这只是既得利益集团争夺最后话语权的措辞。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初显,来之不易,当下中国政府应该做的是:房价不降,调控不放。中国政府应该继续巩固调控成果,把经济重心转移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上来,如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启动消费,加快垄断领域改革,激活民间投资,而不是给房地产相关利益集团救市解套,再来一次房价报复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