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程序有望“华丽转身”


  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带来了移动应用程序APP开发的新热潮。据艾媒研究数据预测,2012年全球Android开发者数量将飙升至220.8万名。而移动广告的骄人业绩,也给应用程序开发者带去了福音:应用程序有望摆脱费力不挣钱的尴尬境地,开始走向盈利。

  移动广告捧红应用程序

  iPhone5上市在即,各种坊间传说沸沸扬扬,消费者关心的是iPhone5在功能和外形上能带给他们多少惊喜,而应用程序开发者关心的,却是他们能在苹果AppStore上赚钱的机会有多大。苹果的火热,让全球的应用程序开发者都瞄上了这个“聚宝盆”,今年,苹果应用程序的数量已经攀上了50万个高峰。

  应用程序开发者瞄上移动智能终端,得益于移动广告的迅猛发展。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国内移动广告市场规模是2.4亿元;今年第二季度,这一数字变为了7.4亿元。而预测数据显示,到2012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55.2亿元。

  “把游戏产品作为移动广告的发布平台,让应用程序开发商不用再为盈利模式发愁。”国内年轻的应用程序开发公司卓亨表示:“移动终端广告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75%。”卓亨开发的《切水果》游戏在智能终端用户中流传甚广,在短时间内下载量就达到了1000万,其目前开发的游戏已经在Android Market获得了总计超过8000万的下载量。

  事实上,像卓亨一样受益于移动广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团队还有很多。据谷歌公司商业合作部大客户部经理赵伊江介绍,仅在Android平台上,就有多个国内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团队,通过移动广告获得了超过1000万元的年收入。

  摆脱盈利难题

  一直以来,很多App开发者都面临着“两难”境地:通过收费下载模式获得分成,竞争激烈且推广成本很高;通过免费模式推广,收益又无法保证。而移动广告的发展,让App开发者的这些烦恼烟消云散。

  移动应用程序凭借非常好的互动性备受广告商的青睐。以移动位置服务为例,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便利,还可以增加品牌的亲和力。比如,星巴克咖啡和麦当劳等通过餐饮业务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很方便顾客查到离自己最近的分店位置,在广告宣传的同时还起到了经济效果。

  不仅如此,移动应用程序能够进行一对一沟通,针对顾客信息开展个性化服务,比如宝马汽车推出一款新车,可以利用应用程序针对一些专门用户进行宣传。这种有针对性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营销效果更直接,而且广告效果也便于监控。

  在这里,移动广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广告商、应用程序开发者、平台运营商和用户能达成共赢。广告商起到营销效果支付广告费用,平台运营商获得广告收入后,将按一定比例与应用开发者进行分成。这无疑让应用程序开发者摆脱了长久以来的盈利难题。

  押宝选择尚显艰难

  虽然找到了能赚钱的平台,但应用程序开发者如何押宝应用平台,令他们的内心万分纠结。如果没有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平台,生存大计一样会受到威胁。

  苹果的iOS是一个高端平台,其用户的收入水平比其他系统的用户要高很多。因此,在这一平台上投入精力,获得的回报是其他平台所无法比拟的。但众所周知,苹果iOS并不是开放平台,其封闭式的开发环境,存在很多缺点以及局限性。开发者只能围绕苹果提供的平台元素进行开发,这样不仅要求开发团队具有一定的研发实力,而且在研发过程中也要时刻与跨国合作公司保持良好的沟通。

  基于此,大多新进的开发者惯性地押宝Android。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Android智能手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飙升至43.4%,同比增长26.2%,稳居全球市场第一位。

  但押宝Android也将遭受巨大的阻力,因为Android太过于开放,导致了手机平台规格不统一,系统升级过快,开发者开发一款应用所需的维护时间,会比在其他平台花费的时间多得多。而且Android的应用程序机制不够完善,平台变现能力差,这让很多开发者的投入不仅得不到任何收益,甚至还可能出现亏损。

  其他的平台,如微软的WP7和惠普webOS也是前景难料。

  不过,目前较为明朗的前景是,Android、iOS与WP三足鼎立的局面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对于开发者而言,选择哪一个都需要决心;而三管齐下,又不是初创团队所能承受之重。在决策不明之时,对于普通开发者而言,潜心做好产品,积攒足够多的用户,恐怕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