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世纪图书馆》2008年第3期 原文5400余字]
“烟鬼酒徒书呆”
作者:王波 北京大学图书馆
在图书馆学探索中,除了研究理论的“烟鬼”,钻研技术的“酒徒”,还有痴迷方法的“书呆”。理论研究的社会性较强,其人文内核与当前关怀民生的大环境适应。技术是新事儿,青年人容易感兴趣,所以2.0很热闹。方法就是图书分类、编目的琐事,既枯燥,又难有成果,只有痴迷于此的人,才有那个呆气。
“烟鬼”搞的是社会图书馆学,说起来就是一大套。虽说若有真正的理论成就很不易,但有其他学科背景的人,来点什么XX图书馆学之类的发挥,提出对研究对象的新说,却是很能有一套的。这方面的文章充斥在刊物上,使人们对理论研究产生了负面影响。
“酒徒”热衷技术图书馆学,推进图书馆改革,气势很大。但路在何方,也是令人有疑惑的。没有宏观环境的营造,各自为战,会是什么样子,不能不是个问题。在现今条件下,图书馆的进步,一定是社会化的,分散的努力,效果不会太大。各个个体的热情,没有整合的构想,对此不太乐观。至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总是难有整体突破。
“书呆”埋首业务,在方法图书馆学上缺少理论家的思维。方法学是图书馆学的灵魂,但要有明确的方向。只是就事论事,难有大的成果。数字化时代,信息处理与应用,对图书馆方法学有许多需求。在信息加工、处理、检索过程中的数据研究,作用很大,但要有总体规划,方可有突破性的效果。
这三个方面是图书馆学研究当前的态势分布,各有成就,但缺乏联系。理论研究多在人文精神阐述,社会性强。技术钻研,重在计算机应用,什么新东西都想拿到图书馆一试。方法探讨,是在实际业务环节上观察信息处理的进程,寻求改变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三方面如果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巨大的力量,足以改变整个信息处理领域的面貌。有识之士,当可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