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模式”能推广吗?


  国家级贫困县宁陕推行15年免费教育,让一个老问题,又被翻出来,一些媒体,热切地讨论,我国义务教育年限能否延长,“宁陕模式”能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不能复制和推广,似乎找不到任何理由——宁陕县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3075万元,人均纯收入3812元。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在一个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方,能推行15年免费教育,其他地方有何理由能不推行?

  但我不认为上述道理,就能说通有关政府部门,采取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压缩行政开支、置换政府办公楼的方式,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如果有这么简单,我国就不可能在实行义务教育多年以后,才在2008年实现真正的免除学费的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在一些地方,还存在严重的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情况,择校费、借读费等违规收费还是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

  有人称,“宁陕模式”是一个奇迹,我则认为是一个偶然。从教育发展的逻辑分析,这一模式谈不上奇迹。如果在全国各地,都有社区教育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参与当地教育发展战略的制订,那么,这个代表当地老百姓权益的机构,很可能做出的决定,就是投很大比重的钱到教育,让娃娃们能上好学。这样一来,报道中所提到的政府英明行动,也就显得平常。——报道称宁陕的学校比政府办公楼“豪华”,可在发达国家,有多少政府楼比学校豪华的?宁陕的教育投入接近财政开支的40%,而在发达国家,有多少财政开支,不是主要用到教育、卫生等基础民生上的?以美国密苏里州为例,2005年该州财政预算削减,可教育预算支出占州财政总支出比例仍超过47 %。如果要说这是奇迹,这是由于在我国其他地方,教育的地位很低,财政投入实在太少。

  出的决定,就是投很大比重的钱到教育,让娃娃们能上好学。这样一来,报道中所提到的政府英明行动,也就显得平常。——报道称宁陕的学校比政府办公楼“豪华”,可在发达国家,有多少政府楼比学校豪华的?宁陕的教育投入接近财政开支的40%,而在发达国家,有多少财政开支,不是主要用到教育、卫生等基础民生上的?以美国密苏里州为例,2005年该州财政预算削减,可教育预算支出占州财政总支出比例仍超过47 %。如果要说这是奇迹,这是由于在我国其他地方,教育的地位很低,财政投入实在太少。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现实中,“宁陕模式”很大程度属于偶然,其偶然性在于,是当地县委书记,因乡村教师出身,对教育充满感情,而且,也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启动了这一改革。据媒体报道,这一改革缘于一罐咸菜对宁陕县委书记陈伦宝的触动。 这是把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维系在一个领导的英明决策上的模式,很显然,就连这种模式能否在当地长期维持都成问题——当领导卸任或者调离,新的领导不再坚持前任的政策后,这一政策就变调了,而变调的理由也很充分,诸如不符合国情,全免费不利于提高当地教育水平等等——就更不用说在其他地区推广了。有多少地方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现实中,“宁陕模式”很大程度属于偶然,其偶然性在于,是当地县委书记,因乡村教师出身,对教育充满感情,而且,也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启动了这一改革。据媒体报道,这一改革缘于一罐咸菜对宁陕县委书记陈伦宝的触动。

  领导能把自己的豪华办公楼置换掉?大幅削减三公开支,将其全部投入教育?以笔者的计算,如果我国减少五分之一的三公开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早就达到GDP的4%了。 “宁陕模式”如要推广,这不能靠地方政府学宁陕,而应该建立新的教育决策机制,这就是设立国家和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构建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经费的预算以及各地教育发展的战略,并监督政府履行责任。在这种决策机制中,政府财政必须保障公共教育,即便是砍掉所有其他行政开支,甚至降低公务员工资,教育经费也不能拖欠,这才应该是重视教育发展的常态。但在我们这里,最多在一些地方偶尔出现,确实也算得上奇迹了。

  这是把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维系在一个领导的英明决策上的模式,很显然,就连这种模式能否在当地长期维持都成问题——当领导卸任或者调离,新的领导不再坚持前任的政策后,这一政策就变调了,而变调的理由也很充分,诸如不符合国情,全免费不利于提高当地教育水平等等——就更不用说在其他地区推广了。有多少地方领导能把自己的豪华办公楼置换掉?大幅削减三公开支,将其全部投入教育?以笔者的计算,如果我国减少五分之一的三公开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早就达到GDP的4%了。

  “宁陕模式”如要推广,这不能靠地方政府学宁陕,而应该建立新的教育决策机制,这就是设立国家和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构建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经费的预算以及各地教育发展的战略,并监督政府履行责任。在这种决策机制中,政府财政必须保障公共教育,即便是砍掉所有其他行政开支,甚至降低公务员工资,教育经费也不能拖欠,这才应该是重视教育发展的常态。但在我们这里,最多在一些地方偶尔出现,确实也算得上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