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很可能已处于大反转的初始阶段


     今天A股再现量价齐跌,上证指数大跌1.71%,不过仍收在2200点的上方,沪市成交量再次萎缩到近400亿的水平。

今天股市为什么跌这么多,说实在话,我也搞不清楚。网上看了一些人的分析,感觉理由并不充分。台湾马英九赢得大选,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是利好,法国等国的评级下调,可以牵强附会地说是利空,但中国资本市场最近两年的下跌,和欧洲债务危机有什么关系?我看基本没有什么关系。中国对欧洲的出口比重并不大,中国的资本市场又是封闭的。而RQFII、戴相龙关于养老金入市的表态,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见下文)等相对利好的消息,在市场上根本看不到反应。

今天盘中值得重视的是创业板综指收盘大跌近5%,创收盘新低,较201012月的高点已累计大跌48%。创业板综指的大跌短期来看对A股市场有压力,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有利于降低中小盘股票的估值风险,也有利于中国尽早推出遏制新股“三高”发行,恶意融资的不合理制度。

黄祖斌:A股很可能已处于大反转的初始阶段


上周公布的外汇占款数据显示,去年12月中国外汇占款余额环比大幅减少1000多亿,结合周末标普大面积调降欧洲国家评级,令A股市场心理层面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不过中国去年上半年连续上调6次存款准备金率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冲外汇占款的增长给通胀的压力。外汇占款的下降,可能促使央行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调降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资本市场出现过多次高层领导人对中国股市“有信心”的表态,导致股市短暂上涨的行情。本次温家宝总理关于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提振股市信心的表态,到今天为止,似乎将又一次是历史的重演。不过,除非中国资本市场打算推倒重来,否则中国资本市场类似“三高”发行这样的顽疾一定会在短期内有所改变。

据《证券时报》多方了解,中国新股发行有望推出改良式荷兰拍卖制,即按照投标人所报买价自高向低的顺序全额中标,直至满足预定发行额为止,中标的机构以相同的价格(所有中标价格中的最低价格)认购中标的股票数额。假设某上市公司拟发行1000万股,报价最高的机构A50元认购500万股,报价次高的机构B45元认购300万股,报价第三高的机构C40元认购200万股,则最后该股的发行价会确定为40元,且三家报价最高的机构将以40元的认购价得到全额配售,而无须采用抽签形式。假设报价第三高的有机构C和机构D两家,都是40元认购价,则将在优先全额配售机构A和机构B后,抽签决定剩下200万股的分配。这样,不负责任的高报价,将承担现实的亏损。

《证券时报》的报道内容是否可信,不得而知,不过遏制新股高估值超募发行,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预计相关制度将在一个季度内推出。

预计本次A股下调的时间和幅度都将比较有限,A股很可能已经在大反转的初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