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


  阳货(《左传》作阳虎)是三桓中季氏的大管家。三桓,作为鲁卿,都住在曲阜,并在曲阜外置采邑。季氏的采邑是费(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叔氏的采邑是郈(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孟氏的采邑是成(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这三大采邑,皆高筑墙,藏甲兵,由三桓各自的家臣把守:公山弗扰(《左传》作公山不狃)为费宰,公若藐为郈宰,公敛阳(字处父)为成宰。是谓三都。

  这段话很有名,据考是在孔子47岁上,即前505年。鲁国,从鲁宣公起,公室卑,政在三桓。季氏势力最大,其次是叔氏,其次是孟氏。鲁国的大权先后由季文子、季武子、季悼子、季平子把持。鲁昭公,就是被三桓赶走,客死他乡。这就是孔子说的“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这一年,是鲁定公即位的第五个年头,六月丙申,季平子卒,季桓子执政;九月乙亥,出了件大事,阳货把季桓子抓起来,与之盟于稷门内,迫其答应自己的条件,才把他放掉,大权落入阳货手中(《左传》定公五年)。这就是孔子说的“陪臣执国命”。阳货请孔子出来当官,是以此为背景。事情很可能在九月乙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