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前552年),是宋国贵族的后裔。他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位军官,原有一个儿子,可是那个儿子是个跛子。为了想再得一个儿子,叔梁纥到鄹邑附近的尼山去求神。
后来,真的又得到一个儿子。叔梁纥为了感谢尼山的山神,便为这儿子取名“丘”,字“仲尼”。“丘”是小山,“仲”代表次子,“尼”为纪念尼山。这个小孩,就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孔子家境清苦,二十岁时,在鲁国做过“委吏”,那是管理仓库粮食的小官;第二年,又改做“乘田”,也是小官,专门管理牧牛、牧羊。
他从十五岁时,开始发愤读书,到了三十岁,便以博学知礼闻名于当时,许多人跟着他求学。
当时周天子的尊严一天比一天低落,孔子非常热切地想改善时局,为社会做点事。他周游列国,想得到机会一展抱负,孔子把自己比喻为一块美玉,要找个识货的好主顾卖一个好价钱。
孔子的真正目的不在求做官,也不贪图富贵。因此,虽然许多国君想以高官厚禄留住孔子,然而,当孔子发现他们没有实行仁政的诚意时,他非但不接受馈赠,而且立刻就离去。有一回,孔子在陈国几乎饿死,但他仍不改变原则。
孔子不屑与阳货为伍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