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体悟:评估个人的信仰、价值观以及能够深度刺激自我内在心灵的事物,了悟自己对于生命的终极目的。
2、自动自发:心怀感恩,活在当下,并对眼前的一切人和物作出积极的热情的回应。
3、目标与价值导向:遵从原则和个人的信仰,愿意为自己的愿望和思想而坚守。
4、整体性:能够预见更宏大的模式,具备透析整体与个体相互关系的能力,且具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5、同理心:拥有感同身受和深切同情的物质,以感恩和同情作为一切的基础。
6、包容多元:尊重他人与陌生状况所产生的差异性,不因未受认同而心怀怨愤。
7、立场独立:能够坚持己见,并捍卫自己的信念,不随便盲从大众。
8、勇于质疑:实事求是,尊重真理与事实,但绝不迷信,敢于寻求支持不同意见、不同看法的客观依据。
9、开阔思维:转变观念,不墨守成规,善于从困局或窘境中退一步,以利于打开更广阔的局面和思路。
10、积极面对逆境:客观对待成与败、得与失,从逆境中学习并奋起,具备把危机化为转机的能力和智慧。
11、谦逊: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客观评估自我的本领,清楚地认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多做自我批判,掌握作出决断的客观依据。
12、使命感:对帮助自己的人心怀感激,并寻找机会予以回报,心怀服务公众,造福他人的责任和使命感。符合“服务型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摘自《心灵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