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日记:我这三十年的日子(209)


(注:上篇说到1986年8月底,我在西安家里度暑假,即将返京读书的日子)
1986年9月1日 星期一
    早上,妈妈去买菜,买了带鱼、肉、菜花和豆付丝,姐姐上来又买了韭黄;中饭时,妈烧了韭黄炒肉丝、菜花炒肉片、红烧带鱼、炒小白菜和小白菜西红柿汤。
    我带了10个黄元帅苹果,一个大蛋糕、一包五香豆、一盒杂糖,姐姐买了四个梨,我拿了两个,我还用玻璃瓶装了一瓶豆腐丝。
    妈妈送我去火车站。在11路汽车上,一个神经兮兮的中年男子,紧靠着妈妈坐着,他假装打瞌睡,头往妈妈身上靠下来,妈妈把他推开了;我要把他赶走,妈妈让我别离他。火车站在修,我自己进站走了,傍晚6点40分开车。
1986年9月2日 星期二
    列车到安阳,我买了只烧鸡,2元5角;在石家庄站台上,我买了一袋肉包子,6个,5角钱。下午3点50分到北京站。
    我到174中学旅馆一看:这里要翻修了,很多同学都搬到我们学校学院路大门斜对面的北京邮电学院内的招待所去了;河南大学来的几个同学还在,我也没想搬,径直住进了旅馆的地下室房间105室。
    今天已经开始上《民视诉讼法》课了。
1986年9月3日 星期三
    许慕平回来了,一进门他就紧紧地拥抱了我;我们还是住一个房间。
    范晓光中午来了,告诉我说老同学田进庄、吕建明和马恒文来过北京了,马恒文已经从青海调到了山东潍坊。
    我出去转:在北太平庄,我买了一盒日本现代抒情音乐磁带《海的诗》;在西单百货商场,我买了一条毛巾。西单百货商场在举办各种展销:广东灯具,高级茶具、酒具,广东牛仔裤,新式绒布衬衣,羊毛衫………。
1986年9月4日 星期四
    晚饭后,我到教学楼旁边简易矮平房内的报刊室去翻翻报刊,难得去一次。
    晚上,我和许慕平聊天。他又给我带咸鸭蛋来了,其实我不太喜欢吃咸蛋,但为了不扫他的兴,毕竟他是从那么远的地方带来的,我说我很喜欢吃。许慕平友好地对我说:“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就……我就不住到这里来了。”又亲热地对我说:“我爱你!我和谁见面像和你见面这样呢?”不过,我对黢黑、瘦弱又斯文的许慕平,一点也没有我对常荣生和刘骏祥那样地兴奋和冲动!
1986年9月5日 星期五
    晚上,我和许慕平去冶金礼堂看电影,东德故事片《罗特的女儿》。
    教材不齐,我们还得自己上外面去买。
1986年9月6日 星期六
    174中学旅馆地面上的房间整修好了,今天,我和许慕平从地下室房间搬到了地面的301室;许慕平先帮我搬我的东西,然后他再搬他自己的。
    我去人大找周宝玲,她没在;我把借她的《法学基础理论》教材让别人转交给她。
    我在海淀影剧院,看6点钟的电影,捷克故事片《妈妈应该结婚》。
    晚上,我被蚊子折腾了一夜。我的床上还没有挂蚊帐,许慕平那床有蚊帐,可他没有放下蚊帐,他说他要是放下蚊帐了,蚊子就会猛咬我一个人;他让我和他一床睡,我说天气太热,挤着睡会很难受的。
1986年9月7日 星期日
    中午,许慕平把他让旅馆为他专门做的病号饭,分给了我一半。
    晚饭后,我去西单和前门玩。我在西单剧场看电影,根据陆文夫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美食家》;戏里有一句话让我觉得看似简单、却很有道理:因为菜越吃口越咸,所以菜越上要越淡,最后上的汤几乎可以不放盐。
1986年9月8日 星期一
    今天上午,我去前门的铁路工人俱乐部,看为国庆三十五周年献礼而排演的第二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拍摄成的同名影片。与第一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相比,后者套路与前者如出一辙,可精彩却难望其项背。
1986年9月9日 星期二
    今天,李永志给我说,常荣生晚上要来看我。晚上,174中学旅馆又停电了,我就去京都贸易中心招待所找他们聊天;我临走时,常荣生动也没动,李绍平送我到楼梯口,吴世龙送我下楼,他告诉我,王为农太抠门了!
1986年9月10日 星期三
    174中学旅馆,一连停电四天了。
    晚上,我去学校的308教室听讲座,由北京师范学院青年研究所青年研究室主任荆跃所做得《中日民族精神价值的比较》。
1986年9月11日 星期四
    许慕平也不知怎么了,这几天老是和我过不去:我哼歌时,他有意说:“你在说什么?”我走在校园里,他用嘲弄的口气给别人说我“一日三更衣,打扮得像只花蝴蝶”。
    我和常荣生一起去学校食堂吃晚饭:他买了几种菜,每样都拔一点给我;吃完,他又上我们旅馆来,我们几个同学一起聊天。常荣生自夸自己诚实,我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我怎么觉得恰好相反呢?”常荣生尴尬地自找台阶:“小任说得是我不喜欢评价别的同学吧?”
1986年9月12日 星期五
    下午,在天桥电影院,我看1点20的上影武打片《黑匣喋血记》。
1986年9月13日 星期六
    西安家里的老邻居,陆春山叔叔和冯银扣阿姨最小的女儿陆梅来京了,她是途径北京去沈阳黄金专科学校读大专,我去接站。我安排她今晚在我们174中学旅馆里,和我们班的女生-东北姑娘卢少佳住一屋。她用饭盒带来的鸡、肉和蛋已经馊了,我带她去我们学校食堂吃夜餐,馅饼和稀钣。
1986年9月14日 星期日
    今年的夏时制今天结束。
    今天,我带陆梅去了不少地方:故宫——人民大会堂——颐和园。在故宫,我们只走了东路一线,看珍宝馆、铭刻馆、钟表馆和历代艺术展览;在故宫里面吃午饭,我买了两个1元3一份的盒饭,她买了两瓶7角一瓶的弥猴桃露。在人民大会堂,她买了两把绢扇,给我了一把。下午,我们去游览颐和园,时间太紧,也只能是走马观花了。晚上,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上坐坐,之后,我送她登上了229次北京—大连的列车。
1986年9月15日 星期一
    许慕平买好了今晚的京戏票,是长安大戏院的传统京剧《玉堂春》;我原已经买好了今晚的黄梅戏《天仙配》的票,只得悄悄地退了。相比京剧慷慨激昂的唱腔,我更喜欢越剧和黄梅戏那民间小调般的风格。
    我已经和许慕平一起去看过四次戏了:芭蕾舞《天鹅湖》;话剧《红鼻子》;京剧《龙凤呈祥》和《玉堂春》。真巧,每次都碰上下雨。
1986年9月16日 星期二
    我今年暑假去天津,和骏祥一起逛街时,看到一条宽宽的棕色牛皮带,喜欢又觉得太贵了,犹豫着没有买;暑假后回来,我写信让骏祥帮我代买那条皮带,他买好今天托人带过来了。
    京都贸易中心招待所的同学全都搬离了:李永志和李绍平将退回的宿舍费揣兜里,去住便宜得多的民房了;常荣生、吴世龙、刘迅和王为农则搬往北邮招待所住了。吴世龙让我暂时不要搬过去。
    晚上,我在民族宫礼堂看中央实验话剧团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而排演的话剧《和氏壁》。
1986年9月17日 星期三
    我们原来天津班过来的一帮同学,这几天商量着要在明晚,也就是中秋节的晚上,去颐和园内赏月;河南大学来的王金波首先倡议的,他先垫钱,买好了月饼和苹果等赏月时大家一起吃的食品。
1986年9月18日 星期四
    下午四点,我和许慕平、吕建军,还有一帮女生,杜亚敏、孙菲亚、张建军、肖梅花和杨淑霞,一行人到了颐和园的北宫门;和先到的王金波、王俊峰、李广辉、郭志祥和刘迅汇合。我们13人一起进了北宫门,登上万寿山,下到昆明湖畔,再进入谐趣园;在“赏月亭”中,看亭老人告诉我们,后半夜时,从这里往湖上看,月亮的反光,会使得整个湖面像镜子一样明亮,漂亮极了!平时颐和园晚上7点就关门了,今天专为喜欢到此赏月的游客延迟到9点半。
    我们在赏月亭下,铺好床单,放上月饼、苹果和卤汁豆付干,打开鱼罐头和牛肉午餐肉罐头,倒满酒。在我们的周围,别人也围成了几堆,人家还带来了录音机、有音乐相伴,并点起了烛光。我们十三个人做游戏,每人说一句话,必须要带“月”字,说不上或说得慢了,要罚表演节目;我说的是“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同学们听罢哈哈大笑,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笑话太多、好戏也太多的年代!大伙儿说完又单独或是一起唱歌:刘迅唱得最多、唱得也挺好;大家一起深情地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浆》。
    今天白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晚上天空也是清清爽爽、澄澄碧碧的,一丝杂质都没有;我们眼看着明净的天幕上,圆圆的、大大的、白白的、玉玉的月亮,慢慢地爬到了天顶上!我们拍了不少照片。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迷人、这么梦幻、这么激动、这么震撼的中秋夜!真不知何时我还会再有如此令人难忘和回味无穷的中秋夜!可惜,明年的中秋,我就不在北京了。
1986年9月19日 星期五
   《外国婚姻法》课程结束了。
    昨天吃剩下的月饼等食品,王金波原说不要了,看看不少呢,又说大家分掉吧,结果我们174中学旅馆住着的6个同学分了。
1986年9月20日 星期六
    下午,我先和许慕平去西直门,吃了顿茴香馅的饺子;然后我们去首都体育馆,看“花之歌音乐会”,演员有李光曦、吴国松、董文华等。
1986年9月21日 星期日
    晚上7点,我在民族宫礼堂看日本矶部俶合唱团的演出,演员都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校友,这是一个业余合唱团,指挥就是矶部俶本人。演出结束时,别人都冲到舞台边上要签名,我也递上节目单要了一个。
1986年9月22日 星期一
    上学期末时,我已经回去了,常荣生拿电影票来找我;他才告诉我,那是南斯拉夫故事片《出租车,您好》;今天下午5点半,我在北展电影院看了这部影片。
1986年9月23日 星期二
    晚上7点40,我在新街口影院看了峨影厂的故事片《草莽英雄》,原作是文革中被打成四条汉子之一的阳翰笙。
1986年9月25日 星期日
    晚上,我在民族宫礼堂,看了沈阳歌舞团表演的音乐歌舞节目,其中的三个女声独唱演员是,马太萱、张晓梅和焦小燕。
1986年9月26日 星期五
    晚上7点15,我和许慕平在中国剧院看总政歌舞团的音乐歌舞,给我留下美好而深刻印象的是总政的舞而不是歌:女子独舞《祥林嫂》,女子双人舞《国之瑰宝》,女子集体舞《海燕》;以及以前我看到的总政的独舞《昭君出塞》。
1986年9月27日 星期六
    小光这学期不太来我这了,我今天晚饭后去他家坐了会儿。
    晚上7点15,我在海淀影剧院,看全总文工团的演出:筝独奏《战台风》和《渔舟唱晚》;女子双人舞《飞天》;高应培和范振钰合说的相声等。
1986年9月28日 星期日
    上午,我在民族宫看展览《云南民族风俗展览》。
    晚上7点15,我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小剧场看演出,中央歌舞团和中央民族乐团演出的民族民间歌舞:民乐合奏《花好月圆》;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笙独奏《四小天鹅》;琵琶独奏《阳春白雪》和《送你一支玫瑰花》;女子独舞《荷花舞》等。
1986年9月29日 星期一
    晚7点15,我在中国剧院看“全军舞蹈比赛部分获奖节目”,表演者有总政歌舞团、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和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印象深刻的节目有:女子独舞《采蘑菇》、《水兵》、《祥林嫂》、《昭君出塞》;女子集体舞《八圣女》;男子双人舞《怀念站友》;男子集体舞《士兵进行曲》(又名《军礼》)、《海燕》、《黄河魂》;男女双人舞《男儿,女儿踏着硝烟》等。
1986年9月30日 星期二
    许慕平买了套小说《昙花梦》,我着迷地看着,他说将来要送我一套。
    许慕平的两个亲戚来了,他说今天我们四个,加上李绍平、王为农和刘迅,一起去已经披上了国庆节盛装的天安门广场照相;可我和他那两个亲戚等在广场上,他却没有来。
    今夜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璀璨壮丽:广场中央,堆起了主花坛;国旗杆两边各有一个较小的花坛喷水池;此外还有孔雀花坛和腾龙花坛;广场四周则分布着一些小花坛;整个广场上的花,红花以一串红为主,黄花则以菊花为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前方是孙中山的画像台,马恩列斯像分列广场的东北和西北二角。广场上熙熙攘攘、人山人海,到处是争先恐后拍照的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