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现代经济增长


  在18世纪前的1000年,中国创造了先进和灿烂的文明,但却在之后的150年沦落为非常贫困的国家。如今,在1979年实行市场经济转型后,中国再次崛起,成为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是什么推动了这些重大的改变?

  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持续增长的基石都是技术创新。在工业革命前,工匠和农民是创新的主要源泉。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拥有最多的工匠和农民。因此,在其历史上的多数时候,都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工业革命通过以由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实验室进行的可控制实验取代了基于经验的技术革命,加速了西方国家发展的步伐。这一“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的到来,也造成了全球经济的“大分化”(Great Divergence)。

  中国没有出现类似的变迁,科举制度是主要原因。这个制度强调对儒家经典的记忆,精英阶层因此缺乏学习数学和科学知识的诱因。

  大分化也带来了希望: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实现比工业革命先驱更快的经济增长。但中国一直没能利用这一后发优势,直到它认真开始改变其计划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