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造成在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房价仍然不降呢?首先得益于之前房地产的虚假繁荣,国家季度宽松的信贷环境下,开发商有足够足够多的钱,再加上在楼价疯涨的一年里赚得盆满钵满,资金非常充裕,于是尽管在调控这段时间大家都不愿意降价,因为根本就缺那点钱,降价岂不是自贬身份,举手投降?另外,我认为是城市化。有人一直觉得城市化进程迅猛是那些房地产商辩解楼价上涨的借口,我可不这么认为。看到一个数据,从20%到40%的城市化率的过程中,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经历了100年,德国经历了80年,美国经历了40年,前苏联和日本分别经历的30年,而中国仅用了22年。城市化进程那么快,楼价起码在刚性需求这方面也肯定不少。而且要知道,我们中国尽管地方大,但是真正能住人的地方却很少很少,为数不多的几个一线城市就更显得矜贵了,于是楼价在政府宽松信贷的鼓动下,再加上原有大量的刚性需求,上涨就不显得那么不可理解了。
开发商背后的大人,我认为主要是游资。我一直非常重视世界资金的流动,跟着资金流动的步伐就可以发现很多东西。最近我看到一个数据,是德意志银行最近发布的一份对冲基金调查,显示,2009年48%的对冲基金表示不会投资中国,而目前这个数字锐减到23%。另外,有26%的对冲基金经理准备加大在中国的资产配置。而根据经济学人信息部的调查显示,有26%的机构表现出希望增加房地产投资的愿望。这么看到资金都喜欢来中国,这个原因很简单,欧洲的投资环境一塌糊涂,而中国又是一个表现出很有经济潜力的国家,当然受欢迎。
如果把整个世界浓缩成为一个中国,就可以举一个例子了,海南岛的例子。第一季度的时候,海南岛的房地产如火如荼,热热闹闹,那是因为全中国的资金都去海南岛了。受苦的不是资金,而是海南人民,工资还是那么多,楼价却因为大量的资金来投资而节节攀升。现在中国的情况有点像海南,世界的资金都进来了,我们自己的中国人当然买不起房子,于是开骂了。
如果国家继续推出更加厉害的调控政策并非好的对策。不断的调控政策的出台只会令到开发商不会再去建房子,这就等于减少了供给,而随着不断涌入的游资和城市化进程,需求越来越多,反而造成了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越调控楼价越高。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那么应该怎么做?农行的IPO可能能够帮一把,在市场上吸收大量的资金,减少这部分资金对投资品的冲击。而在房地产的调控方面,要分开处理,就是对待游资的投资需求和城市化进程的刚性需求。其中,多建经济适用房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减少城市化进程带来需求的压力。而在对待游资投资方面,我认为监督这个很重要,不过在我们中国就不大现实。我们可以在高价楼、豪宅、高档商业区这方面撒手不管,这部分房子的价格想多高就多高,因为这部分主要是游资,他们对风险是有一定的理解的,这部分的楼价不可能一直上升;对于中低档住宅区就严格控制,可以实行现在的调控政策。而在对待房地产商这个小孩子方面,争取把他拉回我们身边,作出一些让步,鼓励开发商继续开发。
房地产调控下为何房价依然没有大降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