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革掉首日不设涨跌停板限制


  股市低迷,交投清谈,改革交易制度的呼声又日益高涨起来,据权威媒体近日报道,为刺激交投,包括沪深300ETF在内的ETF基金场内交易正在酝酿采用T+0机制。就在股市低迷、交投清谈的同时,我们却看到了交投火爆的另一个场景:上周五复牌借壳*ST嘉瑞重组的华数传媒,由于首日不设涨跌停板限制,大涨620%的奇观。虽然华数传媒因盘中涨幅超20%被2次停牌,但也难以阻止游资的疯狂炒作。之所以称疯狂,按照华数传媒10月19日14.42元的收盘价,相对其重组后的业绩市盈率已超100倍,而同行业同样做有限电视网络的东方明珠、歌华有线等平均市盈率还不到30倍,股价也只有5-6元。让人担忧的是,由于华数传媒的暴涨,带动濒临退市的*ST股整体上涨,两市上10只*ST股涨停,使投机风再次甚嚣尘上。

  华数传媒被爆炒的根本原因是:首日不设涨跌停板限制,这也是新股被爆炒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远的不说,10月9日洛阳钼业以8.7元开盘,最终以单日上涨221%报收9.63元。翌日,游资继续拉高到10.59元后便拼命出货,至上周五已低于8.7元的开盘价,使二级市场跟风炒作者悉数套牢。

  谁在爆炒华数传媒?据深交所的交易龙虎榜显示,买入华数传媒的前五名均为营业部席位,其中,中信证券杭州延安路、长城证券杭州文华路、国元证券杭州密渡桥路、华泰证券杭州庆春路等营业部合计买入2708万元,杭州当地游资成为了炒作华数传媒的绝对主力。由于复牌股和新股上市当日不设涨跌停限制,炒作者抱着一夜致富的侥幸心理去火中取栗,赌翻番翻几倍的快感,但回过头来看,首日恶炒的个股大多是熊途漫漫,深不见底。据统计,2011年以来在深市上市首日涨幅超过50%的个股中,有高达83.5%的二级市场接盘者以巨亏告终。

  针对不设涨停限制的恶意炒作,交易所强化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监管措施,加大交易监管的力度,不仅采取盘中停牌制度,还对参与炒作的大户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电话或书面警示,不听劝阻的还采取了限制交易3个月的强制措施。但这些措施因治标不治本,炒重组炒新者却我行我素,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从监管的角度来考虑,不设涨跌停板制,是为让上市新股和重组不会连续地涨停或跌停,使股价能一步到位达到一个合理价位,其初衷是好的,但这很容易被投机炒家钻空子,炒家利用筹码和资金的优势,联手肆无忌惮拉抬股价。虽然现在有高于开盘价上涨超过20%的暂时停牌制度,但也抑制不住炒家在开盘价上做手脚,比如华数传媒就大幅高开500%,开盘价就撮合得非常高,随后任你怎样暂时停牌,上涨621%就不足为奇了。从这点看:只有改变首日不设涨跌停板限制,设立涨跌限制,比如首日上涨或下跌不能超过50%,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炒新和赌重组的投机炒作。

  基于此,笔者建议:改革交易制度,应先从首日不设涨跌停板限制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