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模式,盈利是关键!
文/著名企管培训专家平梵老师
前言:
与上世纪90年代的传统家电价格战相比,以京东为首的电商系价格战,是针对商业流通而非一般制造业发起的,带来的必将是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的变革。目前,很多中国企业还在沿用压低成本及牺牲其他企业利益攫取更大市场份额的传统方式搞经营。在价格战中苦苦“浴血奋战”的各路商业豪杰,更应该立足创造良性竞争的新商业模式,不断拓展各自企业的经营领域和整个价值链的范围。
与上世纪90年代的传统家电价格战相比,以京东为首的电商系价格战,是针对商业流通而非一般制造业发起的,带来的必将是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的变革。一种新型的商业运作模式,必然会在发展中对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产生冲击。1978年至1993年,以个体经济为特性的“路边摊”盛行;1993年至2008年,商厦模式兴起,逐渐形成以多元综合为特性的门店销售模式;而2008年之后,网络销售成为新生事物,经过数年来的迅猛发展,如今已开始抢占商厦模式下的市场份额。
著名企管培训专家平梵老师以为,2011年9月,太平洋百货宣布,因无法应对上涨的租金,其位于北京三里屯黄金地段的太平洋百货盈科店正式关张;今年5月,上海第一百货淮海店关门停业;8月,位于四川北路南段的春天百货商场关闭……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百货店之所以选择悲情离场,除了租金上涨这一主要原因之外,一个导火索就是外来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至此,传统零售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尽管中国的电子商务已经迅速发展起来,但一直没有形成具有真正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价格战成了电商之间争夺份额和市场地位惯用的撒手锏。相形之下,电商的业绩状况不容乐观。京东作为行业龙头,8年来年年亏损。一边是亏损,一边却是不断爆发的价格战,背后的逻辑非常简单。京东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价格战把竞争者彻底拖垮,不惜以亏损换市场份额,不惜以亏损赢得未来的市场地位。用京东掌门人的话来说,现在还不是赚钱的时候,一切要等将竞争者削弱至无形后再见分晓。
对于一个缺乏可持续健康发展生态链的产业而言,除了价格战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打价格战可能死,但不打价格战一定死。当然,任何一场战争,需要有人为此埋单。对于京东而言,费用的提供者是京东的战略投资者,而苏宁也刚刚在资本市场完成了增发,并且还要发行债券。
商业模式作为人们最初用来描述数字经济时代新商业现象的一个关键词,这时它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产业领域,被扩展到了其他产业领域。不仅企业家、技术人员、律师和风险投资家们等商业界人士经常使用它,学术界研究人员等非商业界人士也开始研究并应用它。
人们认识到,在全球化浪潮冲击、技术变革加快及商业环境变的更加不确定的时代,决定企业成败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技术,而是它的商业模式。长期从事商业模式研究和咨询的埃森哲公司认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价值。有时候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客户提供额外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
第二,商业模式是难以模仿的。企业通过确立自己的与众不同,如对客户的悉心照顾、无与伦比的实施能力等,来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从而保证利润来源不受侵犯。比如,直销模式(仅凭“直销”一点,还不能称其为一个商业模式),人人都知道其如何运作,也都知道戴尔公司是直销的标杆,但很难复制戴尔的模式,原因在于“直销”的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极难复制的资源和生产流程。
第三,成功的商业模式是脚踏实地的。企业要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这个看似不言而喻的道理,要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到,却并不容易。现实当中的很多企业,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型企业,对于自己的钱从何处赚来,为什么客户看中自己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乃至有多少客户实际上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反而在侵蚀企业的收入等关键问题,都不甚了解。
成功的商业公式不一定是技术上的创新,而可能是对企业经营某一环节的改造,或是对原有经营模式的重组、创新,甚至是对整个游戏规则的颠覆。我们来看身边的几家企业。有一家传统印染企业通过嫁接互联网创造了新的商业公式。
我们一亚马逊做一个说明,从一开始,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就是建立在利用互联网用户环境与条件上。亚马逊的价值提供,直接和互联网媒介所产生的独特能力有关,如客户服务。亚马逊网站购物篮应用功能列出预计的运送时间。新书通知、实时运送及取消订单通知和客户互动都利用了网站和电子邮件的通信功能,与客户有更多接触,特别面向大众市场以折扣价提供产品服务时。通过展示书时请求并发布读者评论,将读者偏好转化为差异化竞争的来源。不仅增强写评论读者的忠诚度,而且所充当的社区功能也吸引新的读者。
“亚马逊”这个名字取得也好,它容易记,也容易让人联想起广袤的雨林。如同其亚马逊名称所寓意的,选择范围十分广泛。150万的新书及约100万的老书种类,约是一般传统书店的100倍,给读者提供大量可选择范围。它管理如此大规模的存货,采用的是虚拟模式,即主要和批发商保持密切合作关系,自己只实际备有其中很小一部分。它的存货周转时间远低于传统零售书商。1998年底,其存货每年平均周转26次,远高于传统竞争者的2.7次。由于不需要高成本的实体书店店面,成本更低,即使给3本以上书的订单免去运费,其成本依然比传统零售商低8-10%。
赢利的问题,是每个公司都需要考虑第一问题,也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赢利之道呢,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赢利的方法,赢利的思路。那么,我们的企业经营之路该怎么走?鲁迅先生说的好:“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在企业成长壮大中,鲁迅先生的警句给予我们力量,鼓励我们一定要积极努力,勇于探索,开辟道路。
在所有的创新之中,商业模式创新属于企业最本源的创新。离开商业模式,其他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都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盈利的基础。所有的成功的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秉持成功的商业模式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说,沃尔玛其实是开杂货店的,可口可乐是卖汽水的,微软是卖软件的,国美是开电器店的,小肥羊是开火锅店的。这些普通的行业的成功说明什么?其实说明一个道理:无论高科技、低科技,都能成功,关键是你要找出成功的商业模式,并把商业模式的赢利能力快速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