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产品的诞生颇为复杂,特别是互联网时代,过往的信息不对称也逐渐被互联网抹平。一是过往经验的干扰与创新未知;另一个是新知识融入产品越来越迫切。根据过往经验设计出来的新产品,必须及时和创新相结合;如果这种设计被消费者认为是过去的玩意,就没有了新意、甚至前功尽弃;如果是和创新结合那就涉及到知识的运用,所以,产品具有更高科技含量和新知识的需要就成为了必然。
所谓的知性产品,它首先必须是知识的某种鲜明特征融入现有产品,然后就是以此(知识的特性)来提升产品的关注度。凉茶就是把一个南方祛湿气的药材熬汤的知识融入了糖水中,然后利用营销手段,成功的把凉茶树立起来的一个门类。其实,真正的南方凉茶根本不是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凉茶的配方和成分。而且更为不同的是:广药陈李济才是凉茶的真正始祖——411年;而王老吉才区区不足200年。况且,老祖宗留下祖训:凉茶只送不卖。
知性产品要变成商品,需要融入商业的元素。这就使得产品的特性上升为知识的特性为主、商业为辅的产品概念。知识转化成商品的形式将被知识本身的光芒所遮盖,知识的作用将成为未来商业的主要关注对象。产品将从纯粹的“物质”属性,转变为“知识载体”,从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虽然现在的产品本身就具有很多“知识”,但是,在竞争更加白热化的时刻,产品中具有的知识特性将更加凸显——从而彰显知识创新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有“臭老九”的观念,随着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知识与商品的结合必然进入全新阶段。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及投入商业领域的高举高打将促使商品进入知识为主、物质为辅的全新产品阶段。这里不仅仅是产品宣传的功效、而是知识在转化为商品、知识性产品方面都具有了与现在完全不同的产品特性和属性。例如:一个产品,它就是某种知识的物化状态,它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知识的物质型化。
知性产品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它就是在物质相对饱和,人类需求从物质满足到精神需求领域的知识创新成功并转化为商品(甚至是知识的玩物)的一个副产品。这个副产品不仅仅是人类文化创新的展示成果,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为人类服务的产品(商品)。从而使得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加合理结合,减少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产出之间的严重不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知识创新增加了脑力劳动的工作量,减少了物质生产的劳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人类更多生产生活需要。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兜售一件知性产品可能比一件普通商品更容易,因为知识本身的系统性能够满足人类认识的规律,而知识本身来自于实践的总结,也更能体现人类的需求。试想:如果没有实践的经验来证明知识的正确性,知识不可能成为一种人类认同文化。
知性产品
评论
编辑推荐
2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