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中层执行管理莫混乱


决策中层执行管理莫混乱

文/著名中层管理与职业化专家李绘芳
 
 
 
 
 
前言:
 
无论是渴望突破的中层,还是期待中层提升的高层,甚至是希望被提拔的基层,都会在我的《中层提升培训》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笔者的经验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基层管理者,至少要做到30%的时间在管人,70%的时间在做事;中层管理者应当一半时间用于管人,一半时间用于做事;而高层管理者应当有80%的时间在管人,20%的时间在做事。
 
对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中层这个挺直的腰,领导者再英明伟岸、硬件再先进漂亮、基层员工的素质和执行力再强,企业仍然免不了磕磕绊绊,陷入种种不可预测的困境!恰恰就是这一点,是目前很多中国企业的缺陷和不足。
 
我常常听到高层经常诉苦:自己的决策中层不能领会,执行管理混乱,真是一将难求;基层也常常抱怨,部门经理老害自己被老总批评,将相无能,累死三军啊!一家公司,要想“决胜未来”,就要“赢在中层”。而你,中层经理,就承担着公司的希望和未来!
 
对个人来说。现在许多中层要太中庸,被高层和底下的员工夹在中间乐活,不求升职也不望加薪,满足于目前的状况,觉得这样也挺好。因为他们爱面子,怕一旦升职不成再原地踏步的话就是件很丢人的事。是啊,做个中层就蛮不错了,干嘛还要削尖了脑袋往高层钻呢。
 
下属也不要忽视了,对他们来说你就是领导,如果你不能带兵,那老板只好还把你打到小兵的位置,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坐这个位置。中层就是两个字:沟通。上面的东西不消化,搞不好就成了肠梗阻,不可大意啊!
 
李绘芳老师指出,中层干部不是一个单纯的角色,在下属面前他代表着企业,在下司面前他代表基层,在同事面前,他是管理协作某一环节或职责范畴的代表,而中层干部自身还要面临岗位本职的挑战。这四个关键角色合为一体,要求中层干部培训计划具备充分的角色认知和管理意识,要能很好的权衡和理顺各种关系,要善于接收与分配工作,并承担应用的责任,更要懂得如何与企业中的各个利益群体形成良好共赢的格局。所有这些客观要求,都为企业中层干部培训计划提供了内容依据和参考。
 
当然,依据行业、企业、部门、入职时间、个性、是否新晋升甚至年龄、学历的不同,中层干部在培训计划上也有着差异,甚至是迥然不同。销售企业中层干部,较大一部分是销售精英,销售能力强,但团队意识和管理能力不强;财务干部,严谨细致但沟通与协调能力不足。管理职能干部的沟通和管理意识强,但职业困惑大于专业部门干部等。新晋升人员冲劲大干劲足,但岗位实操不足,经验欠缺等因素。
 
在中层管理人员这个阶层中,他们是能够承担起责任的一个队伍,他们的本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力量和文化的变化。企业高层只是把握方向的一个领航者,真正去操作实施高层管理者的方向还要依靠中层管理人士。
 
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与日常经营运作的桥梁,其对企业运作管理的重要性无可置疑。中层管理者的重要工作至少包括3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公司发展战略、措施、政策的解读,贯彻到自身所负责的职责单元,并在工作计划安排、员工培训和辅导等等工作中得以体现,最终推动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二是队伍建设或人员培养,在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派、监督、辅导、激励等环节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培养满足工作要求的员工;三是创建团队氛围,通过细化的工作贯彻公司文化,诠释企业精神与理念,激发下属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李绘芳老师指出中层领导者只有快速认清自身管理上的不足,快速提升领导力、执行力,更好地激发团队工作热情,实现下属、自身、企业的多赢!中层领导在组织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既肩负着领导下属的责任,又要协调好同级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还承担着辅助上级的义务,兼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这种“上挤下压”的复杂环境中,如何游刃有余地进行工作,在关键时刻使自己脱颖而出,是每个中层领导面对的现实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