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旧元素,新组合!


商业模式:旧元素,新组合!

文/著名企业管理教育专家平梵





前言:

先分享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故事,以及它背后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在商业模式设计中应该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内在核心价值是什么。普拉米拉是一名贫苦的孟加拉农妇,1992年的一场火灾,让她和丈夫只剩下身上的几件衣服。火灾后第二天,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又名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工作人员就来到她身边,向她提供了两笔小额 “格莱珉贷款”。

是谁想出这样一个伟大的创意呢?他就是穆罕默德。尤努斯。1976年,他在孟加拉的一个乡村中发现,一个贫困的农妇,仅仅因为没有5塔卡(当时约合0.22美元)的资金购买劳作的原材料,而不得不接受高利贷商的剥削,以至于她一天连两美分都赚不到。震惊之余,尤努斯认真思索,也许为穷人提供某种可接受的金融方案,比直接给他们物质资助更能帮他们走出困境。1983年,“穷人银行”—格莱珉银行正式成立运营。

格莱珉银行不是一家慈善机构,而是一家自主运营、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这家银行的出现,彻底打破了金融业的传统规则—穷人被视为“金融界不可接触者”(因为他们无法提供担保或者抵押)。也许你会担心这家银行的财务状况和呆坏账率,但从创立至今,除了创始年1983年和水灾特别严重的1991、1992这三年外,格莱珉银行一直保持盈利,2005年的盈利更高达1521万美元。而且,格莱珉的贷款还款率高达98.89%,这是一个让所有银行同业都羡慕的数字。格莱珉银行是如何将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完美结合的呢?这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是分不开的。

格莱珉银行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什么呢?我们先和大家分享“五人小组制”。在格莱珉银行,每五个贷款者构成一个“小组”,每八个小组又构成一个“中心”。一个小组中的五名成员,通常都是一个村的,他们都必须参加格莱珉银行至少7天的培训,并单独参加考试,全部通过后,才能获得贷款。如果有一个人不能通过考试,整个小组都无法获得贷款。这样一种办法,被认为有助于让那些有上进心的穷人得到帮助。如果这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按时归还贷款,他们的信贷额度就会增加,可以获得更多贷款;相反,如果有人不按时还款,整个小组成员的信贷额度都将降低,直至取消贷款权。

商业模式“教父”平梵老师认为每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都对应着新的商业模式。每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商业物种的诞生。对于那种破坏性的商业模式而言,一方面受到传统商业模式的牵制,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反过来打破原有的商业生态链,压制并逼迫传统的商业模式——进化,不为所动则必然走向衰落。商业模式既不是赢利模式,也不是抽象的企业发展系统的整体性表述,更不是电商模式。商业模式是具体的——与消费模式相适应的商业服务形态;好的商业模式,是引导、塑造新的消费模式的商业服务形态。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分,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升级推动了新兴服务业的蓬勃兴起与发展。依靠引入新的商业模式来保持持续的变革和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存活并发展尤为重要。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创新形态,人们关注它的历史很短,也就是10年左右。谈到近年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案例,可谓层出不穷:分众传媒的成功得益于江南春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领域,有预见性地将广告经营模式进行了创新;苹果的AppleStore是近年来TMT领域最令人激动的创新,并成为产业链各个环节群起效仿的对象,也被认为是3G时代最重要的商业模式。

平梵老师讲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一定是技术上的创新,而可能是对企业经营某一环节的改造,或是对原有经营模式的重组、创新,甚至是对整个游戏规则的颠覆。商业模式的创新贯穿于企业经营整个过程中,贯穿于企业资源开发、研发模式、制造方式、营销体系、流通体系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创新都可能塑造一种崭新的、成功的商业模式。

淘宝网打造了国内先进的网上支付平台“支付宝”,使其短时间内迅速占领C2C电子商务市场,淘宝网的多触角出击整合娱乐营销的商业模式功不可没。商业模式创新是改变产业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商业模式创新,不仅仅是传统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企业所需,也是社会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部门所需要的。

1852,法国商人布希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公司——“便宜百货公司”,目的就在于提供大量的廉价商品。这种汇集多种商业融合在同一个卖场,大大方便了人们的购物。百货公司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迅速在全球复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第一家百货公司在上海的十里洋场开张,逛商店成了有闲情逸致的小姐夫人们最时髦的事情,也成为她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百货公司的模式从上海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百货公司的生意开始日渐兴隆。

1943年,瑞典的一个父亲送给自己17岁的孩子一份毕业礼物:帮助他创建自己的公司。公司名以创始人名字的首写字母(IK)和他所在的农场(Elmtaryd)以及村庄(Agunnaryd)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的。在60年的时间里,IKEA发展到在全球共有180家连锁商店,分布在43个国家,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这种建立在零售卖场商业模式上的专业品类卖场,被人们用一个新名词所代替——“品类杀手”。以国美和苏宁为代表的电器专业卖场,细分了超市品类,同时大而全地囊括了同品类品牌。紧接着,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开始建立庞大的家居卖场品牌,人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更便捷地根据所需购买产品。

可以看到,一切商业模式都是围绕消费者来转。为了适应消费者的快速变化,ZARA、H&M“快时尚”的模式席卷全球,你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世界流行前沿的信息。虽然面料可能并不太好,但对于时尚产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过季的产品将一文不值。庞大地设计师队伍,20多家自有工厂,最快地信息处理系统,一个仅30多年的品牌,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开设了门店。但是,看似简单地运作模式,却是极难复制的。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具备的要素:创新且持续的赢利;自己快速复制,别人无法复制。

所有的成功的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秉持成功的商业模式一步步走过来的。沃尔玛其实是开杂货店的,可口可乐是卖汽水的,微软是卖软件的,这些行业的成功说明什么?商业模式“教父”平梵老师(官网www.pfpx.cn)认为:无论高科技、低打桩,都能成功,关键是你要找出成功的商业模式,并把商业模式的赢利能力快速发挥到极致。

雅昌原来是一家印刷厂,1993年成立时,业务定位聚焦于一个细分市场——彩色艺术印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雅昌在书画、文物、拍卖、摄影领域积累了大量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在传统的印刷业中被当做无用的垃圾,但雅昌从最早做印刷时就积累了这些资源,并建成了艺术品图片数据库,目前已有艺术品图片1000万张。2000年,雅昌在中国艺术品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这也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品门户网站。如果是其他人做,起步投资起码要几千万元,而雅昌一分钱都没花。

圣为控股有限公司是另外一个在纸张贸易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找到蓝海的典型案例。圣为最初的主营业务是纸张贸易,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圣为了解到,由于很多印刷企业都规模不大,并且非常分散,包装业也档次低、规模小、集中度低,不能提供一站式服务,众多品牌生产企业对于产品外包装无法满足品牌及形象需求不满。

圣为正式推出BPS(BrandPackagingSolution)——品牌包装解决方案的理念,具体实施过程是:圣为根据对品牌生产企业需求的专业性分析,为其提供从纸张采购、包装物设计、印刷、包装制作、物流等诸多环节的包装全面解决方案,能使品牌生产企业在前期就很好的把握包装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作为中间方,圣为面对包装业务所涉及的所有产品/服务供应商,委托它们具体运作包装业务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

平梵老师表示圣为和雅昌两种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质都是从贸易、制造等传统环节,向“服务”这一附加值最高的环节探求。它们通过选择价值链上的关键价值环节,定义客户的价值需求,在这个关键价值环节进行专业化生产和服务,这正是其高明之处。圣为和雅昌的这种不是以顾客为导向,而是通过关注非顾客,整合需求,以获取扩大后的市场中的买方大众的蓝海战略,为其他中小型企业摆脱困境,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