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电池技术正在成为众多产业的桎梏,各大厂商都在尝试新的技术,最近几年各种新材料电池层出不穷,Durathon钠盐电池技术则是GE的一次新的尝试,GE希望凭借这项研发长达十年的技术从愈演愈烈的电池大战中脱颖而出。
9月17日,GE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储能技术论坛,与会者除了GE中国研发中心的科学家以外,还有中国电科院电工研究所、吉林省智能电网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统达能源等国内多家科研机构以及能源企业。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GE举办这次技术论坛当然不只是为了探讨学术,GE的真正目的是要借这个机会向国内的学界和业界介绍GE一项全新的技术——Durathon钠盐电池。
就在论坛举办前一个多月,GE位于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的钠盐电池工厂正式投产运作。开工的同时,GE还宣布对这家从2011年秋季就开始建设的工厂追加7000万美元的扩建投资。预计扩建完成后,它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吉瓦时,相当于1000户美国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
十年磨一剑
钠盐电池,也可以被称为纳镍电池,其主要原料是氯化钠和镍。根据GE官方的说法,钠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传统铅酸电池的两倍,并且可以深度放电3500次以上,使用寿命是铅酸电池的10倍,此外,在零下40摄氏度到65摄氏度的使用环境下,电池依旧能够正常工作。
与现在广泛使用的锂电池相比,GE方面表示,无论在能量密度还是循环周期上,钠盐电池都比锂电池略高,并且由于原料的更容易获取,大规模制造后将比锂电池更具成本优势,目前锂电池的成本大约为是600美元每千瓦时,而GE短期内的目标是将其降至500美元每千瓦时。
在环保方面,据GE中国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介绍,钠盐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废气和废液的产生。与铅酸电池不同,钠盐电池的装配过程也不包括重金属水溶液操作,不排放有毒废液,因此也不会产生传统电池工厂面临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铅污染的问题。此外,钠盐电池可以经过类似传统金属熔炼的过程最后实现完全回收。
而与业内近几年崛起的另一款明星产品——纳硫电池相比,钠盐电池的安全性也更胜一筹,因为纳硫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负极填充钠金属,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自燃。由于原料和生产工艺不同,GE的钠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并不存这一问题。
GE从2000年以后便开始投资混合动力技术,当时的想法是为GE的交通运输部门的采矿车、火车头、船舶等产品提供更加强劲可靠的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