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如何构建生命力?
文/著名企业管理培训专家平梵
前言: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能以短期的业绩和短暂的适应性变化来判断,而是要看一个企业能否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适应性变革,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面对变化快捷的世界,任何商业模式都不是永恒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商业模式也有局限性、有生命周期、有环境适应性。例如,沃尔玛拥有世界上最卓越的零售业商业模式,凭借此模式不仅做成了行业的世界第一,而且连续数年成为世界500强第一,但是却在日本、韩国遭遇滑铁卢,在中国长期处于不盈利状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面对本地消费环境,商业模式没有进行多少变化,适应性明显减弱。
著名企管培训专家平梵老师指出也有许多优秀的企业,正是因为建立了一种能够不断将成功的商业模式进行更新的机制,从而基业长青。如著名的百年企业GE就有一个自我否定机制,每一位新上任的CEO都会否定前任CEO的很多模式要素,根据新环境调整自身的模式。韦尔奇上任革除了前任的诸多做法,伊梅尔特在2001年上任后更改了韦尔奇模式中不可或缺的许多重要构成。当有人问及韦尔奇对伊梅尔特的变革看法时,他说:“变更的原因永远是为时代需要的新眼光、新方向提供机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适应时势的。这就是变革的核心所在。”
商业模式是基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所做出的战略选择。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通常选择服务和产品盈利模式,随着企业的实力增长,盈利增长压力增大,为了持续发展,企业可能将逐步过渡到品牌盈利模式,品牌管理和品牌并购将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实无论哪一种商业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方式。企业选择何种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状况和企业的自身状况。
第一,商业模式的动态变化与行业激烈竞争环境和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一方面,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能促进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产生,如随着IT技术的进步,产生了许多通过互联网盈利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因为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加剧推动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争是企业商业模式变化的原动力。
第二,商业模式的动态变化与企业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相关。一般而言,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时,企业正处于高速盈利期,商业模式变化较小;处于成熟期时,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商业模式实行动态变化以求新的发展;而处于衰退期时,企业更应积极对自己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选择,以求焕发新的活力。
第三,商业模式动态变化与企业自身状况相关。企业通常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来选择商业模式,其一是原有业务的发展空间变小,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此时已寻找到新的盈利空间和发展机会,这时为企业选择或增加新的商业模式是必要的;其二是必须拥有一定的剩余经营资源,支撑企业对新的商业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
著名企管培训专家平梵老师认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在企业里运行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市场多方验证,因此企业拥有一定剩余经营资源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探索较为有利。反之,若企业经营资源不很充裕,对新的商业模式选择应慎重。
企业随着商业模式的动态变化而兴衰,企业生存和发展与否取决于商业模式是否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根据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要不断对商业模式进行适应性更新与变革,将商业模式的生命力无限延续下去。
金融危机呼啸迩来,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巨变,您的企业将何去何从?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寒冬孕育着一个彻底重新洗牌的时代!中国企业的“低成本时代”已经彻底终结,中国企业竞争将不可逆转地进入到“商业模式”与“资本”层面的竞争!得“商业模式与资本者”,得天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VC和PE已将具备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作为投资的主流方向。
同时,已经开启的创业板,也为具备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留下足够宽的入口。一个时代,需要一个时代的商业思想。前30年,靠机会成功;后30年,靠模式成功!因为30年的产品思维模式的同质化,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已经陷入了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的陷阱,必须转型。而中国企业的转型,其实质是商业模式的转型。
在过去两三年里,“商业模式”(businessmodel)恐怕是一个人们用得最多、也听得最多的商业术语之一。特别是在Dot-Com热的时候,商业模式仿佛一个神奇的魔杖,具有点石成金的功能。流行的观点是:经营企业的其他要素,如技术、资金、人才等都不是那么重要,唯有商业模式决定一切。只要有了正确的商业模式,就能出奇制胜,一举成功。独特新颖的商业模式因此很能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经常听到的故事是,创业者凭着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轻而易举地获得大笔风险投资,几页纸换来成百上千万美金。著名商业模式专家平梵老师认为,对商业模式的“崇拜”的确把一批网络英雄推上事业的高峰,也造就了新经济中一些白手起家、平地而起、在业界中呼风唤雨的公司。不过,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以Dot-Com泡沫破灭为先导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源于对一些不切实际、不可行的商业模式的过度投资。真所谓成也模式,败也模式。
国家多年来制定的国家战略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在国家宏观战略之下的微观经济体——企业,应该如何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呢?中国企业的这一轮产业升级,并不是说就不要中低端制造业了,而是要对中低端制造业进行改造,改造的方向就是持续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和附加价值。而要达到持续提升赢利能力和附加价值,最核心的战略就是要对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有调查资料显示,当今中国创业型企业的失败,23%是因为战略的失误,28%是因为执行的问题,而高达49%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持续赢利的商业模式。可见,商业模式对于企业有多么重要。
那么,总裁的第一要务是经营商业模式还是关注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决定方向,管理模式提高效率,而商业模式才是创造价值,盈利模式则是分配价值,融资模式是加速放大价值。模式不对,管理效率越高可能死的越快!对于总裁来讲宁愿“管理混乱但赚钱,也不需要管理有序但亏钱”;增长才是硬道理,用经营商业模式的全局观和事业创新的前瞻性经营企业,实现在现有条件和资源下创造最大的利润,为此必须建立“从战略×市场×业态×商品力一体化商业赢利系统,统一协调价值定位、业务系统、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及企业和事业整体构造的系统规划决策”。
目前,很多中国企业还在沿用压低成本及牺牲其他企业利益攫取更大市场份额的传统方式搞经营。我并不是说你不能这样做,但关键是当你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后,你就应该开始培育市场,创造价值……否则,这种企业的成长就是以破坏整个行业环境为代价的。著名企管专家平梵老师指出,苹果公司是采用新商业模式的典范。苹果的创造力不仅给公司自身带来巨额回报,同时也通过开创了新市场让竞争对手收益。良性竞争应该是:不断拓展企业的经营领域和整个价值链的范围,使得市场中的每个玩家都能获益。
商业模式是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模式。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不断深入,传统商业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商业模式势在必行。平梵老师根据大量企业商业模式的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出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以价值创造为灵魂、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企业联盟为载体、以应变速度为关键、以信息网络为平台。
有的学员在我的课堂上问:平老师,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好的商业模式?我认为,好的商业模式设计,其秘诀就是要能创造更大的“商业模式价值”!交易价值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商业模式的价值就越大!为达到这一目标,你一方面要改进“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为整个交易结构创造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要考虑,是将各个利益相关者放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以降低“交易成本”。而最终,你能从中分享多少(盈利模式),则取决于你拥有的资源能力,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实力对比。
实际上,要想设计出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商业模式?二、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三、支撑一个商业模式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著名商业模式专家平梵老师认为,富士康的商业模式就不是好的商业模式。富士康是一个拥有80万员工的纯代工企业。它没有自己的产品,更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用别人指定和提供的零部件,为名牌企业组装产品。这样的企业的利润完全来自工人的身上。一方面,靠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来提高收益,一方面靠控制工人的工资奖金来降低成本。简言之,它的利润靠的是工人“多干活”和“少拿钱”,赚的是工人的“血汗钱”。
近年来,商业模式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热点。据统计,美国企业创新成功有60%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然而,美国管理协会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企业对新商业模式的开发投入,在创新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平梵老师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对商业模式的了解还不甚清晰:商业模式的确切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包括哪些要素?管理者和学者对此还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