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版护照惹风波


 

 

    为顺应全球护照电子化发展的大趋势和方便公民出境和入境,中国公安部从今年5月15日起,统一开始向普通公民签发普通电子护照。新护照在传统本式中嵌入了电子芯片,用以存储持照人个人基本资料、面部肖像、指纹信息等。

    从每月的申请量来进行估算,到目前新版电子护照已印制了近600万本,但直到几天前其内页印制的地图却引起了争议,遭致了一场持续不断的风波,引发了不少人的猜测。

 

    邻国抵制新护照

    翻开新版护照第8页,中国地图中以虚线形式表现出了中国的主权主张,虚线几乎涵盖了整个南中国海,这使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邻国陷入争端。

    越南方面认为中国将南海九段线地图纳入新版电子护照内页的做法,“不符合”中国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新版护照上的不正确内容应被立即取消,并称这种行为“已影响中国形象”。在表示“抗议”之后,越南更推出所谓“反制”措施,即对中国游客入境时所持的新版地图护照确立为“无效”,并将对中国公民发放“另纸签证”,然后才予以通行。

    菲律宾同样对中国在南海划定的“九段线”不满,认为中国此举“不可接受”,并“侵犯了菲律宾主权”。还有评论文章称,这是北京到目前为止“最为明目张胆的举动”,希望中国尽快召回这些护照。目前,菲律宾将拒绝在中国新版护照上盖印签证,而将在另外的签证申请表单上盖章。同时,菲外交部跨部会小组正在讨论日前的外交抗议是否已经足够,或是应该采取其他跟进措施。

    继菲律宾和越南“抗议”之后,印度也对此事表示出不满。印度抗议说,对中方在地图上将“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以及阿克赛钦地区划为中国领土的做法“不能接受”。作为对此回应,印度方面已给欲赴印的中国公民发放新的签证,新签证上印有印度地图,包括“印度所有主张拥有主权的领土”。

    菲律宾、越南、印度三方均表示,在接纳中国公民入境时,需要在中国公民的护照上盖章,等于默许了中国政府的领土主张,这对自身主权是不利的。

    与之同时,由于中国新护照中亦把台湾日月潭、清水断崖等风景区纳入其中,台湾方面也认为中国这么做“侵害”其主权,是破坏两岸互信的行为,“很不应该”,甚至可以在国际媒体上登报或者以国际记者会表达立场。但台湾官方目前还没有站出来严肃表示态度,也没有大声的讲出来“台湾不属于中国”。

    此外,日本政府也密切关注中国新版护照,但因为护照中的地图尺寸很小,钓鱼岛并未显现出来,东京方面还未向北京提出此问题。

 

    美国说三道四

    中国新版护照不牵涉美国利益,却也引来了美国的极大关切。而且,美国计划向北京提出引起争议的中国新版护照问题,称该地图已经在南海各国之间引发紧张和焦虑,无助于创造一个解决争端的环境。

    在关注到了菲律宾、越南、印度三国的做法后,美国采取了不一样的态度。美国将承认新版护照为合法的旅行文件,但同时却提出应由各国“来决定护照的内容,前提是需要符合国际标准”。

    美国这样的态度不能说错在哪里,也算是合情合理的。然而事实是,中国普通电子护照系中方根据国际民航组织有关标准制作颁发的,选取了中国地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区域地图和景观作为内页背景,并且签发前已向世界各国进行推介。如此,美国的说法如何还能站得住脚呢?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日前表示对于南海问题的立场并未改变,还必须由东盟国家、大陆等利害当事国进行协商,“护照上的图案不会改变美国立场”。虽然不确定美方是否有机会针对新版护照一事和大陆讨论,但事实已经很明显,美方肯定会针对此事展开对话。

    而关于中国新版护照有关图案,中国外交部日前也发表声明,说中国普通电子护照有关图案设计并非针对特定的国家,希望有关国家能够本着理性、克制的态度冷静地对待,以免对中外之间的正常人员往来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中方也愿意同有关国家保持沟通,确保中外人员往来正常进行,并为他们提供便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方却无睹中国的声明,而且还当起了和事佬,希望各当事国协商化解争议。美国其中的意味,虽不明显,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明白。并且,美国这样的干预不会得到北京的欢迎,因为北京认为华盛顿主张和平解决南海领土争端的做法纯属是多管闲事。

 

    中国战略隐现

    在多个邻国及美国对中国新护照纷纷表示不满,眼看一场风雨即将到来的时候,中国官方却并没有做出很明确的回应,只是由外交部出来澄清了新护照符合国际法以及内页地图的由来。与邻国贼喊捉贼的大动作相比,中方的表现可谓十分镇静。这反映出什么问题?

    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后在与越菲印三国打“巧实力”,复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主张的“软硬兼施”的外交政策方针。对此,我更相信这是中国政府在领土争端上转向“高边彊”战略的序幕,新版护照上隐现的是大国崛起的战略。

    所谓的“高边彊”战略是美国提出并实施的,核心内容是:充分利用美国自身的科技优势,开拓宇宙空间 “战略要地”,谋求对前苏联的空间优势。而“星球大战计划”正是这一战略思想例证。中国虽没有明确提出这种战略,但在外太空的发展与美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在太空中的发展相比,中国的当务之急应是在边防和海防上采取“高边彊”战略。这种战略表现不是在领土和海上开拓“战略要地”,而是收复和守好与邻国存在争议的战略要地,如钓鱼岛、南海和藏南等。

    因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藏南被印度霸占,钓鱼岛为日本所控制,南海也有29个岛屿被越南非法侵占,美国也伺机在中国与其邻国间的南海问题上插上一脚。这在全球各国都在拓展海洋发展空间的背景下,中国的领土和领海争端迟早会阻障其发展。

    此前,中国一直都采取着“韬光养晦”的对外政策,在主权争端上秉承“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守势”,需要化被动为主动。加之,美国已经发起重返亚太战略,印菲日越等国也向中国“发难”,中国必须要打破这种势力格局,才能掘开经济发展受阻的一股阻力。

    可以说,在邻国步步紧逼带给中国挑战与争端的同时,也是中国重新调整国防战略的契机,而中国新版护照中的地图无疑就是一支探路兵,暗含着对外政策方针的转向,以及主动出击和先发制人的意识觉醒,新时期中国的“高边彊”战略即将开演。

 

    自古以来,中国就涌现出过不少的优秀战术策略,智克于敌。当亚洲多国和美国在为一张地图纠结的时候,中国不可能没有预料,只是在静静观察着他们的态度,以便在恰当的时机走出下一步棋,进一步向大国崛起的进程迈进。同时,在中共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层对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身份有了更为完整的立体外交思路,即要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具体而言就是在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过程中,需要更注重传播的有效性,切实起到增强中国“软实力”的作用,而对新护照风波问题的态度或许就是新领导层的新外交思维表现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