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课堂督查和考评制度
(试行)
为了加快我校“高效课堂”创建步伐,深化我校课堂改革,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再创新特色,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验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制度。
一、机构设置
成立“高效课堂”实验领导小组和实验研究小组,在有效监督管理和不断研讨、反思、总结中推进实验。
二、小组职责
实验领导小组:由校长、主任组成。
职责主要有:
1、随机进课堂检查教师实验情况,作好奖励记录。
2、坚持进教研组督查年级组实验小结情况,作出反馈总结。
3、每月负责搞好研讨诊断活动,掌握实验进展,做好调整部署。
4、协调实验工作中的一切问题和困难,提供管理保障。
5、每月负责汇总教师积分奖励及学生奖励。
实验研究小组:校长、2名中心课改组长、7名课改小组长组成。
职责主要有:
1、积极实验,认真探究,大胆创新,做实验的领军人。
2、主动承担公开课、经验交流和实验研讨活动。
3、善于总结提升,出成果,创特色。
4、课改小组长负责搞好年级段实验诊断、研讨和小结,每周负责签阅同科教师的课改实验手记,推动年级段整体实验工作。
5、课改组长坚持每周更新学校教研网一次。
6、心系学校课改实验,积极为实验谋划思路,献计献策,有效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三, 教师奖励办法
第一、全校语文、数学三科教师必须积极实验探究以“先学后教,集中展示,相机点拨”为基本模式的高效课堂,倡导综合科教师积极尝试,每周积1分。
第二、大胆实验探究,主动申报在年级组、年级段及全校进行公开示范课的,一节分别积2分、3分、4分。
第三、积极实验总结,主动在年级组、年级段及全校做经验交流或专题讲座的分别积2分、3分、4分。
第四、承担学校安排的公开课及经验交流的按年级组、年级段到全校分别积1分、2分、3分。
第五、出色完成校外(如送教下乡、对外公开课、学术交流等)课改实验研讨活动,一次积5分。
第六、坚持每天写教学手记,每周有课改小组长签阅,按月积0——4分。
第七、有关“高效课堂”探究实验的教课研成果获市、省、国家级奖励分别积4分、5分、6分,发表的分别积5分、6分、7分。
第八、关心学校课改实验,积极大胆为实验谋划方案,献计献策,创新模式,得到全校认可的一次积3分。
第九、参加校本教研,深入思考,积极发表见解每次积2分。
第十、坚持更新实验小学课改实验网,每月至少一次积3分。
第十一、 导学案编写环节具体,流程科学,突出高效性、实用性和创造性。并能按周送审、每月按A、B、C类积3分、2分、1分。
第十二、 学期末核算个人总积分,奖励全校“课改标兵”12名。作为评选市级、省级教改能手的必备条件,外出学习的首选人员。
五、学生奖励办法
第一、学生中设立展示之星、合作之星、进步之星、自学之星、优秀小组长、模范小老师、老师小助手、降噪小能手、优秀小督查等奖项。
第二、按照小组积分评选 ,全班民主评议,再由课任老师确定上报学校的程序进行。
第三、学校每月在全校大会公布,表彰奖励。
注:1、教师积分奖励每周汇总、每月通报。
2、学生奖励每月汇总通报。
3、此制度作为实验初期的考评办法,随着实验的推进适时调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