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双十二”硝烟再起 价格战疲劳下展开创意竞争


  “双十一”的热潮还未完全退去,“双十二”的号角又吹响。日前,各知名电商大佬都已宣布参加12月12日的网购大战。促销手段比“双十一”更丰富,除了不可或缺的价格战,京东的美少女快递员更是早已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眼球。“双十一”的胜利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淘宝似乎又将向更辉煌的战果发起冲击。记者在了解多方情况后发现,在经历多次价格之战后,无论是电商、厂家还是消费者都对这样的“造节”行动产生了一定的麻木心理,更有消费者表示,"双十二"不会买东西了。”

  电商火拼靠创意

  “双十一”的战火硝烟尚未完全消散,各大电商又开始投入“双十二”的战斗之中,相较于以往集体的价格攻势,电商此次展开了另类的营销方式,推出了不少极具创意的促销手段。

  淘宝是“双十一”电商价格大战中最大的赢家,其宣布在今年“双十二”期间将摒弃以往的传统打折方式,采取一种买方卖方互动的双向玩法,即由买家设立“愿望价格”,再由卖家根据要求调整并最终确定出售价格。作为去年“双十二”促销的倡导者,淘宝曾在去年12月12日收获了43.8亿的成交额。

  有珠玉在前,今年除淘宝外,其他电商便不愿意放弃“双十二”。京东商城将“双十二”命名为“会员关爱日”,主打服务牌,号称“白服美”,即白菜价、服务升级、美女送快递。

  苏宁易购则打出“公益牌”,为“双十二”推出了持续20天的“一爱到底”活动;同时,苏宁易购再次推出“百万商品0元购”。

  国美在线则不单单针对12月12日单日期,而是把全网底价优惠延续到整个12月,整体让利幅度达亿元之巨,是“双十二”电商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力度最强的促销活动。

  在所有电商网站中,腾讯电商旗下拍拍网是最晚宣布参与“双十二”大战,主打的是5折封顶和“充100抢50”现金券的活动,拍拍将这次“双十二”活动名为“疯抢节”,腾讯旗下的易迅网则大打5折牌。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告诉记者:“相对于之前的价格大战,"双十二"似乎显得更加有创意,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价格战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小,消费者对电商大战已经有些麻木,这迫使电商必须从单一的价格战中跳出来,进行创意竞争。”

  电商纷纷采取“非一般的促销手段”,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赚人眼球,在最大程度上激起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因为如果只打价格战的话,这和"双十一"没有区别,同时时间又近,肯定效果不会好。”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认为。

  消费者已开始麻木

  正如莫岱青所言,今年电商价格战不断,从“618”到“815”,从“双十一”到“双十二”,过于频繁的电商价格战已经让不少消费者产生了促销疲劳,对价格大战日渐麻木。不少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双十一"买的东西都还有很多没用,"双十二"确实没有购买动力了。”

  身在金融行业的邱小姐告诉记者:"双十一"我买了大概5000多元钱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东西堆着没用,看见其价格便宜就没多考虑实用性;"双十二"我可能会看看吧,但不一定会买东西。”

  莫岱青表示:"双十一"的惊人成交记录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透支作用,不少消费者已经没有参与后续促销的兴趣;另一方面,"双十一"疯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也令部分消费者对网购望而却步,形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淘宝经营服装的刘小姐向记者坦言:"双十一"促销时,我们店铺的活动都是五折封顶,结果遇到不少顾客买了十条打底裤,而一过了这个节点,店铺的生意就一落千丈。”

  “双十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系统和物流两方面。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双十一”网购大促销用户体验数据快报》显示,有45%的“双十一”消费者,都表示当天购物不顺畅;同时,“双十一”当天销售额过亿元的店铺,在随后两周的退货率是平日的9倍,其中30%都是因为配送不及时。

  过于频繁的促销不仅让消费者备感麻木,也让各大电商承受着成本的巨大压力。近日,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就公开抱怨,12月电商没有价格战,目前处于“双十一”超低价洗礼的市场空窗期,价格刺激不再明显。

  莫岱青告诉记者:“现在已经不是电商自己主动挑起这样的促销造节活动,他们也是被动的。若是不参加这类促销,对电商而言,意味着顾客的流失,这对于目前处于粗犷型竞争的电商而言,无疑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