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薪酬最高的大学校长
2012年12月14日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Tom Van Riper
在担任纽约市格林威治村新学院(The New School)校长的10年时间里,鲍勃·克里(Bob Kerrey)这位前内布拉斯加州参议员和前州长使该校的学生人数增加了50%,并加强了师资力量,为学院建设和其他项目筹集到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
幻灯片:美国薪酬最高的十位大学校长 当克里欲在2009年离职时,学院董事会授予他120万美元的留任奖金,让他能够留在学校帮助完成过渡。2010年,克里的薪酬达到了非常高的305万美元,这其中除了他离职获得的各项收入,还包括一些递延津贴,如此高的收入使克里成为该年度美国薪酬最高的大学校长。
《高等教育纪事报》(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发布了其年度大学校长薪酬调查,这项调查有一个滞后期,目前的排名是基于2010年的数据,这也是最新的数据。因此,数位已经离职的大学校长仍旧出现在这份榜单上,他们是鲍勃·克里、伯明翰南方学院(Birmingham-Southern College)的G.大卫·波利克(G. David Pollick,排名第三位,薪酬:230万美元),以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斯蒂芬·桑普(Steven B. Sample,排名第六位,薪酬:196万美元)。
其他值得关注的上榜者还有: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雪莉·安·杰克逊(Shirley Ann Jackson,薪酬:234万美元)以及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尼古拉斯·泽鲍斯(Nicholas Zeppos,薪酬:223万美元)。
大学校长跟橄榄球及篮球教练并非天差地别,呼吁捐赠者捐款跟销售门票或协商电视转播交易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作用就是引进收入。那些擅长此道的人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据杰克·斯特普林(Jack Stripling)称——他是《高等教育纪事报》2012年度调查报告的作者——目前全美有36位大学校长的年薪达到或超过了100万美元。
“向校长支付如此高薪酬的学校董事会会说,他们的投资得到了良好的回报。”斯特普林说道。
但这也得看时候。斯特普林引述了伯明翰南方学院的案例,这所位于阿拉巴马州的大学在历史上就有财务问题。波利克在2004年就任为该校校长,他(跟学校董事会)的第一项举措就是将学校的体育项目从一级联盟(Division I)降到不提供奖学金的三级联盟(Division III)。此举倒是起到省钱的效果,但三级联盟要求学校新建一座橄榄球场(该校身处一级联盟时没有橄榄球项目),需要花费1,300万美元,而学校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支付这笔费用,伯明翰南方学院只得动用养老基金。
学院官员就波利克应对他们的财务困境负多大责任进行了辩论——很多问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但他最终还是在2010年8月下台。然而,《高等教育纪事报》了解到,原来波利克得到了一份非常慷慨的合同。这是一份为期三年的活络合同,其中规定当波利克离职时,他有权拿到三年工资作为遣散费。因此,波利克首度在《高等教育纪事报》的榜单上亮相。
“在上一年,”斯特普林说,“他甚至没有挤进前100位。”
译 何无鱼
2012美国最昂贵的大学
2012年11月14日
Tom Van Riper
高校吸引未来学生及其家长的卖点:小型研讨式课程让每个学生都受到重视,《普林斯顿评论》(Princeton Review)上全美排名第一的师资力量,以及40多英亩(约161,874.26平方米)树木繁茂的校园,离纽约市仅半小时路程。当然,还有价码:一年超过6万美元的费用,全包。
纽约扬克斯(Yonkers)的一所小型文科院校萨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已连续三年成为美国最贵的大学。有些人认为这没什么可质疑的。无论是汽车、珠宝,还是教育,几乎没有其他因素能比价格更体现质量。
美国大学学费及效率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llege Affordability and Productivity)的研究员乔纳森·罗布(Jonathan Robe)表示:“这能提升它们的声誉。”大学学费及效率研究中心位于华盛顿特区,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为今年的报告提供了数据。为了更简单地进行说明,罗布引用了康奈尔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主任罗恩·埃伦伯格(Ron Ehrenberg)话,后者在一次演讲中对观众们说:“名牌大学就像甜饼怪(cookie monsters),它们会吞食尽可能多的钱。”
仅次于萨拉·劳伦斯学院的高校依次是:芝加哥大学(每年59,950美元),哥伦比亚大学(59,208美元),以及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58,901美元)。
我们的榜单编制依据包括2011至2012学年的学费、住宿和寄宿费、书本费以及其他杂费,都采用的是最新的完整数据。
罗布表示,大学费用不断上升,公众情绪日益不满,一些学校正努力削减费用。但最终结果只是费用增长速度放慢。平均而言,大学学费较去年同期上涨了5%,增长幅度为三年来最小。
除非你的孩子觉得自己可能可以接受西点、安纳波利斯(Annapolis)或空军学院(Air Force Academy)的军旅生活——所有这些顶尖院校都免学费,条件是毕业后在军队服役数年——现在大多数学术声誉较强的学校都是要花很多钱才能读的。在费用方面,排名前十的高校和其他学校并无多多大差别:根据大学学费及效率研究中心的数据,美国有173所高校费用达每年5万美元或以上。
学校超高价和高价之间的区别因素,与住宅和写字楼价格影响因素一样:房地产。榜单前十中有四所高校地处纽约市,分别是纽约大学(排名第五,每年58,858美元),福特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排名第七,58,732美元),萨拉·劳伦斯学院,以及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在这方面仅次于纽约市,有两所前十高校位于该市,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Evanston)附近的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排名第六,58,829美元),还有芝加哥大学。
好消息是,大多数上榜高校都有雄厚的资助项目。萨拉·劳伦斯学院三分之二的学生拥有奖学金,奖学金平均数额超过学费的一半。福特汉姆大学的奖学金率更高,约有90%的学生能获得奖学金资助。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基本上,暂且不论各种债务报告以及近年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惨淡就业前景,学生家庭都需要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价值。经济形势周而复始,但最终文凭才是敲门砖。正因如此,学校仍然可以收取大笔费用。
译 余倩
美国十大最差专业:拥有最高失业率及最低平均薪酬
2012年10月16日
Jenna Goudreau
不同的学科专业,“薪情”也各不相同。根据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教育和就业中心(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Workforce,简称CEW)发布的报告来看,选择读什么样的专业会极大地影响你的就业和收入前景。
“你未来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你今日的选择,”乔治城大学教育与就业中心主任安东尼·P·加内维尔(Anthony P. Carnevale)博士说:“大多数年轻人在选择大学专业时都是随心而选,不会认真地权衡这样的专业选择所带来的利弊。”
那么,从就业前景和收入“钱”景方面来看,哪些可以归为“鸡肋”专业呢?CEW曾在2009年和2010年做过两次美国社区调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根据这一调查结果,《福布斯》杂志评选出了美国十大最差专业,评选标准就是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失业率和初次就业平均年薪。评选结果显示,文科类专业或许有助于陶冶情操,但却无益于度日开销。
从“钱景”角度看,位列最差专业排行榜第1名的是人类学和考古学。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平均年龄在22-26岁,毕业生失业率却达到10.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算他们能谋到个工作,平均起薪也仅有28,000美元,相比之下,机械工程师的起薪达到58,000美元。
人文和艺术类学科,以其低需求和低收入,占据了这份最差专业排行榜。影视与摄影专业(第2名)近几年的毕业生失业率达到12.9%;美术专业(第3名)为12.6%,而哲学和宗教学的毕业生失业率也达到了10.8%。这几个专业的平均起薪都仅为30,000美元。
“整个社会开给人文类学科毕业生的价码一路走低,”加内维尔说:“如今,理工科才是高薪的保证。”
非技术类专业通常都伴随着较高的失业率,比如艺术类专业(11.1%)、人文和文学类专业(9.4%)、社会科学类专业(8.9%)以及法律和公共政策类专业(8.1%)。而医疗保健类、商科和理工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毕业生的起薪却在逐年稳步提升,比如,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失业率仅为4%,低于平均水平,而平均起薪却达到48,000美元。
艺术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受经济衰退的影响更大。“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对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会增加,”加内维尔说:“而一旦出现经济衰退,这类专业是首当其冲的牺牲品。”房地产市场的崩盘直接导致了建筑类专业的毕业生失业率飙升至13.9%,冠居所有专业之首。然而,一旦建筑专业的学生找到工作,他们的平均起薪即可达到64,000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加内维尔认为,自1980年代初,不同专业的就业与收入水平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尽管学士学位一度曾是不同工作岗位的敲门砖,但三十年过去了,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薪酬水平正逐渐走向差异化和特殊化。他认为,这种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科技的发展增加了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那么,四年的大学学习还有价值吗?加内维尔给出的答案是“绝对有必要”,他指出,一位拥有学士学位的员工,在其45年的工作生涯中要比非本科毕业的员工平均多挣120万美元,若你拥有工程学位,那这一数字将会达到300万美元。但是,他提醒说,如果对艺术和文科类专业的确是心有所好,那最好同时再修一门更为实用的学科或是去读个研究生。
“职位要求标准在提升,”加内维尔说:“对于教育学、心理学或是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若想要拿到高薪,硕士学位可以说是必须的。”
译 唐昕昕
CMO困境: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萃取真知灼见
2012年11月13日
Kimberly Whitler
CEO最关心的是什么?一份针对全球1,700多名CEO的调查报告显示,加深对消费者的洞察是重中之重——甚至比运营、竞争情报、财务分析或风险管理更为重要。该调查还发现,业绩最佳的企业在存取数据、得出有意义的见解与将其付诸实施方面表现卓著。有鉴于此,CEO们一致认为,如要加深对消费者的洞察,就需要对数据与分析手段有更为妥善的利用——这种观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苏库马尔博士,Optimal Strategix Group创始人兼CEO首席营销官(CMO)这一企业高管的职能往往是尝试将数据转化成对客户的了解。尽管可以使用的分析工具不胜枚举,但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CMO感到在管理爆炸性的数据时有些措手不及,且“缺乏真正的洞察力”。另外,市场营销官理事会(CMO Council)201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CMO们被无休无止的海量数据弄得束手无策,同时又因不得不厘清这些数据而处于重压之下。综观这些报告,它们均显示,CEO和CMO们都在极力试图将数据转化成对消费群体的洞察力,并最终使其驱动公司业绩。
纽文投资公司(Nuveen Investments)CMO弗兰克·惠勒(Frank Wheeler)告诉我们,一些人可能并不完全理解个中的复杂性。“通常,你需要对多个不同的数据系统加以整合,培养并提升分析能力,并且需要专业技术将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这里所缺乏的是对如何获取合适的数据、理解数据并将其转化成促增长计划这一过程的端到端理解。”
问题所在:衔接断裂
R.苏库马尔博士(Dr. R. Sukumar)是以数据分析为中心的调研与咨询公司Optimal Strategix Group创始人兼CEO,他进一步强调了获取合适数据、加以理解并将其转化成业务增长这一过程的难度。“难点在于,它要求相关人员接受过高度专业化的训练。于是,涉及这些技能的工作往往被外包给各家不同的公司,如市场调研或咨询公司。然而问题是,这些公司往往只精通某个特定领域,这就导致整个过程缺乏连贯性——最终无法得到最理想的结果。”
那么,依苏库马尔博士之见,这个问题该从何处着手呢?“CEO与CMO们需要以一种战略性、整合性的眼光看待该问题。”换言之,不再试图让一根又沉又棘手的接力棒在不同的专业人士之间传递,而是拿出一种端对端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以下三大关键解决方案可以帮助领导者萃取更多真知灼见。
三大解决方案帮助领导者将数据转化成增长动力:
一、提高优先级:将获取合适数据、萃取真知灼见并付诸行动这一过程作为重中之重
通常,数据与分析手段利用不善是管理层重视不够所致。最近发表于《麻省-斯隆管理评论》(Sloan)的一份研究显示,公司没有将数据与分析作为重点,往往是由于管理层对如何使用分析来提升业绩的理解不到位。
由于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理解,数据与分析手段被轻视也就不足为怪了。而没有最初的重视,企业管理层就不会投入成功利用数据与分析手段所必须的人力物力。
最高管理层在一开始就提高该过程的优先级,这可以保障其得到重视并收获最佳结果。战略营销与潜能咨询公司OxfordSM项目总监德尼斯·坎贝尔(Denise Campbell)同意此说,“企业在萃取真知灼见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于这一过程的开端。划出时间,在高管层面厘清业务难题,并从客户群角度将问题思考到位,这可以帮助总结关键问题,并以此引导数据分析。这对于成功催生并培养高质量的消费者洞察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以资源为中心:组建团队时将目的牢记于心
一家公司要将对消费者的洞察转换成业务增长,其成败取决于是否采用了正确的结构与合适的资源。实际上,埃森哲公司(Accenture)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在财富500强中,绝大多数(51%)企业“使用分析手段提升业务的机遇十分充裕,却不具备足够的资源来抓住所有这些机遇。”看来,问题在于企业不具备将数据转化成知识所需的时间、人才或能力。
组建合适的团队时,公司已有员工通常需要外部资源的支持。理想情况下,最好能找可以保证端到端连贯性的企业进行合作。内外资源一旦就位,企业就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去实施明智的计划,以萃取对消费者的洞察。
幸运的是,豪登国际(Stanton Chase International)常务主管克莉丝汀·德杨(Christine DeYoung)发现,企业高管层中的分析数据人才正日益得到重视。德杨表示,“各地的企业都开始意识到,他们需要的CMO,应该是那种能够理解如何利用不可或缺的数据以加速业务增长的CMO。这些高管要能创造一个从取舍数据、萃取真知灼见到将其转化成有利可图的业务增长的端到端体系。”
三、前后串联:采用整合做法
一旦从数据萃取洞察力的过程得到重视,合适的人选也已到位,接下去的关键就是策划一个整合一致的流程,保证不至于出现衔接断裂。该过程要求领导者能够“开发出一个统一的消费者洞察力工具箱,使信息从构想到付诸实施都连贯一致。眼下,各种大相径庭的数据流缺乏连通性,从始至终都不适合用来理解消费者想法。”苏库马尔博士说。
对策略、分析与实施方法加以整合的难点在于,这需要极高的专业技能,以至于单是“消化”过程所需的独特能力能很多公司所不具备的。因此,企业将这些环节分别外包给咨询公司、市场调研公司以及数据分析公司,随后就遇上了实施上的难题。
为满足对综合性方案的需求,David’s Bridal公司CEO罗伯特·胡斯(Robert Huth)投入巨大的努力将所有的消费者接触点整合进了同一个系统之内。“我们用了数年时间对各种不同的系统与信息加以整合,以萃取更多对消费者的洞见。你不得不找到合并商店数据、财务数据、顾客购物数据和网络数据等的途径,然后还必须得出见解。这个过程非常不易,但却是必不可少的。”胡斯透露,他们从提列所有的消费者接触点着手,随后确定每一个接触点上能够或需要获取的消费者信息。
以上各项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数据与分析手段来促进业务增长颇具难度,但同时也至关重要。它需要战略性思考、优先级提升,以及来自公司最高层的资源,才能确保明智的计划能得以开发并得到出色的执行。尽管存在复杂性和困难性,但将这个问题厘清的公司将因此获得竞争优势,故将物有所值。
译 丁盈幸
美国薪酬最高的大学校长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