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西进的意义


  1.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便利出口,因此经济发展上领先于全国。但是发展到现在,出口型经济已经无法继续(再出口会导致全球抵制,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必须转变为内需型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沿海的地价房价,物价,用工成本高昂,汇率上升,利润微薄的制造业不堪重负,也已经到了不向内陆转移就会倒闭的地步。

    2.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经济的先发优势,大量的中西部人才(包括工人)流动到东部地区寻找工作机会,聚集在东部。早期的一部分人已经在东部落户,但是后期流入人员由于房价的高昂,已经无法在东部落户。这也给当地社会治安带来了隐患,需要引导回流中西部。

    3.中西部人员向东部流动,加剧了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而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无法创造就业机会,恶性循环,又进一步导致人员向东部转移。因此,国家必须引导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从而促使中西部人员回流。

    4.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人口大省:河南,湖南,四川,湖北等地,人口众多,不仅潜在巨大内需市场,也能为制造业提供大量急需的廉价劳动力。这些地区,房价物价低廉(房价很多只有沿海的1/5不到),发展制造业优势明显。

    5.随着人口回流中西部,东部地区生存压力下降,至少将缓解东部房价上涨压力,房价可能会逐步下降。根本不需要通过限购等行政手段进行压制。

    6.按照本人设想,东部地区发展金融,高科技,服务业,中部地区发展制造业,西部发展规模农业,区域间形成合理分工。改变原来的区域间无序同质竞争格局,各地方可以选择合适本地发展的产业,通过积聚形成产业优势,类似于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

    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必要性和好处众多,但是国家必须进行引导,并给与优惠政策。这些国家都已经考虑到了,但是现在制造业的转移意愿并不高,原因在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或者物流成本增加过多。这需要政府改善基础设施,或者降低过高的过路费。(应该财政补贴过路费)。

    如果能做到这些,明年我们将看到中西部地区的民间投资热潮(这是有效益的投资),与国家的基建投资形成良性的呼应。经过几年的发展,中西部经济将逐渐缩短与东部地区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