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善桥“民情日记”有感


 

万吉良:读刘善桥“民情日记”有感

发布时间: 2012-12-19 15:16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作为市委书记,能够乘坐近四个小时的公共汽车,三进郑必高村,与村民们说农事,拉家常,的确是一位领导转变工作作风的践行者。
  12日19日,笔者在黄冈日报,看到了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记载的《民情日记》。读罢日记,笔者仿佛看到了一位普通“三万”队员工作的身影,很受感动与启发。
  《民情日记》让我读出了农村的变化。郑必高村从“路难走,柴难砍,水难挑,有女莫嫁郑必高”,到“路通汽车跑,吃水不用挑,村容换新貌,有女争嫁郑必高。”这是老区广大农村,在党的惠民政策下,发展前行的缩影。
  《民情日记》让我读出了市委书记夜送党的十八大精神进农家的场景。刘书记向村民们介绍了党的十八大召开的盛况,并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家园”为主题,向村民们宣讲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大家一起算了算郑必高村实现村民收入翻一番的发展大账。并要求乡村党员干部,要努力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化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强大动力。
  《民情日记》让我读出了市委书记在“洁万家”活动中的劳动身影。早上不到七点钟,刘书记便扛着铁锹、拿着扫帚前往村前广场东边的农户居住区打扫卫生。并一边铲垃圾,一边与村民们聊天。告诉村民们,“洁万家”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从每家每户每个人做起,郑必高村就美丽了
  刘善桥充满真情的《民情日记》,用朴实的语言书写了广大农村干部奔小康的真实历程。
  刘善桥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所记的《民情日记》,不是一本简单的民情日记,他记的是“民情”, 更是“亲近基层”、 暖民心的表现。诠释了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畅通了一条知民情、体民意、解民忧的通道,成为密切党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