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为何总是难产?


收入分配改革为何总是难产?

历时三十多年的改革进程,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造就了贫富悬殊;我们以一刀切的不动脑子的做法,搞了国企改制,从而在造成大量原国有资产事实上的无序流失之后,又制造了机会不均;我们因长期专注于经济发展指标,从而漠视了农村人口的经济机会,城市化的客观潮流又将城乡差别越拉越大。到今天,大型国企与外资巨头又以垄断经济的方式绑架了中国的商品价格,同时造就了又一个收入畸高的,地位优越的小众群体。

总之,我们已往在经济发展中,专注于增长指标的“放水养鱼”的市场期待政策已经走过了头。同时,想通过对这一政策的进一步松绑来促使经济继续成长的余地已然很小。而这些以往政策所造成的社会不公与令社会关系紧绷的危险状况,却已达危险的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社会共识的低沉,社会不满情绪潜能的随时泄放,官方关于公众目标的感召力几乎丧失殆尽的现实,加上缺乏有效监管的,以放纵市场自由为主流的经济制度安排,再加上机会不公的资源紧缺现实的挤压,贪腐的滋生与其对大众不满情绪的推波助澜,整个经济社会现实,陷入了一种绝非正面的不良循环。

到了现在,收入分配能否通过行政规划来实现良性改革值得怀疑,能否通过政策调整来实现公平增长也难以说清。倘若不能改变中国经济的架构体系,不将已然形成了的利益群体所把控的经济劫持格局打破,宏观上的收入公平化努力必将付诸东流。

建立市场数据采集的客观分析与咨询行业与机构以及舆论监督,是监控暴利行业的前提。对暴利于国计民生的投机行业以及通过垄断来实现社会财富摄取的资本大鳄,应当有专项细则的高税收条例来对其实施再分配,而不论其资本的来源与属性。同时,大面积、大幅度地减少普通企业经营利润水平的企业税收。大规模规范和取消过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将这一麻木不仁的一刀切税费,与事实上处于非科学化决策状态下的政府开支过大,直接挂起钩来进行一揽子改革,从而,既活跃经济,又廉洁各级政府以减少经济领域中的盲目的政府行为,还能增加社会合理化的共识并赢得民心中的主流群体的支持。

只有设法直接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现状结构,而不是隔靴搔痒的继续所谓的经济增长共赢,实则是利益现状共赢的继续肆虐,才能重回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现实中,引发严峻课题并造成社会广泛不满情绪严重的根源。

收入分配改革,实质上对经济现状格局的打破与对经济现实状况的根本性改革,而不是在现状利益格局下寻求保持既得利益的权属利益的继续增长。这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性变革,是不流血的社会利益革命,而它才是关于中国未来前途的一种最佳的、最具建设性的、与最合理的社会政经前途选择。

 

老夏

20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