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无争


  君子无争

  【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思考与随想】

  又见“君子”,到底什么是“君子”?指的是地位、财富?还是道德?

  也许都是,也许都不完全。在论语中“君子”大部分指的是“有德者”。但是也有一部分指的仅仅是有地位的人。就像我们称呼孔丘为“夫子”,我们通常都认为指的是有学问的人,或者指的就是老师的意思。但是其本意指的却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指的是当过“大夫”或者是正在当“大夫”的那些人,孔子因为当过鲁国的大司寇,所以学生们都用这个“夫子“来称呼他。“君子”也是一样,基本上在开始指的是“有地位、有产业”的人,严格意义上指的就是贵族,在西周那样的宗法制的社会中,几乎所有的贵族都是和君有血缘关系的,所以这个“君子”最初也是可以看成是“君之子”的意思,后来开始逐步的转化为有德者的专有称呼了。与之累世的还有一个词——“公子”。与“君子”相对的“小人”,原本也指的是地位低下的人,与道德无关,但是经过不断的异化之后,也就成了无耻的代名词了。这种词义的转化是逐步的,所以读书的时候确实需要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