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君子无所争”,


  但是,能绝对分得开吗?也不尽然。比如我们说的“绅士风度”,我们想当然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英国贵族的样子。但是如果饭都吃不上,还“绅”个什么呢?再如我们流行的“小资”,都说是一种风尚,是一种生活态度。但是想要当“小资”却有个必须的条件,那就是有点钱,还要有点闲,农民工玩“小资”还不得饿死啊。马克思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地位决定思想,在一定的范围内也不熟全无道理的。关于“君子”的解说也就是这样吧,至于在这一章到底是指的是有德的还是有地位的呢?也真是分不开,那就不做详细的分辨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在学习经典的时候,还是多将这个“君子”往有德者的方面考虑的好。不然还有什么意义呢?

  孔子说“君子无所争”,这个好像又没少引起争议,似乎总有人认为儒者都是窝囊废,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可是真的是那样吗?至少孔子不是的。《论语》中,我们会不止一次的看到孔夫子也会暴跳如雷。在许多地方争得比谁都厉害,甚至还会骂人,还会嚎啕大哭。好像和我们印象中的那个老头子不太一样。呵呵,如果你真的读一遍《论语》,就会发现孔子其实是一个非常善善恶恶的人,有许多真性情,有时候还是直爽的可怕。有时候又是非常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