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完前面的话,子夏马上悟道了,这个小子的脑袋是怎么长大啊!思维绝对是超凡脱俗的,要么他是天才,要么他是疯子。不过好像他不是疯子,那么他绝对是个天才。这悟性,直接就可以长上翅膀上天堂了。
子夏的思考马上就从美学彻底的跳跃到哲学上面去了,他从中悟到的道理就是,既然美是要有好的基础的,那么“礼”也必须建立在好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只有在良好的基础上建立的“礼”,才是真正有用的、正当的。
那礼的基础是什么呢?前文告诉我们,那是“仁”。
孔夫子看到子夏的思考和回答,同样的赞赏地说出了下面的话“小商说得太好了,启发了我了,今后可以和你讨论《诗》了”
看到这里,难道我们还不理解孔夫子所提倡的核心是什么吗?是执着于“礼”吗?尤其是那种机械的、形式的“礼”,是孔子要提倡的吗?
那种认为“礼”是核心的大师们,和认为孔子的志向就是复礼的人,不妨也想想!
还有另一类人,说子夏说的“礼后乎”是指的其后有“礼”的存在,但是孔子的话“绘事后素”说得还不明白吗?孰为先?孰为后?还不明白吗?
礼的基础
评论
7 views